廈門日前印發《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勾勒了該市在“十四五”期間加速發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藍圖,為推動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撐。
《行動計劃》提出,將推進包括智慧港口、智慧機場、智慧物流、智慧交通在內的智慧交通物流建設行動,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勁動能。
其中,《行動計劃》明確,將推廣廈門遠海碼頭5G全場景應用和海潤碼頭傳統集裝箱碼頭智能改造兩個國家級改造樣板,加大力度提升港口智能化水平。推動大型裝卸設備遠程操控、無人集卡、5G和北斗等先進技術應用,加快港口智慧物流公共平臺升級改造,逐步建設智慧、綠色、安全、高效的世界一流強港。
《行動計劃》提出,將鼓勵物流園區(中心)加快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支持運用5G網絡、自動化、大數據等新技術對裝卸、倉儲、分揀、配送等環節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持續推進國家物流樞紐信息服務平臺建設。
《行動計劃》明確,將建設廈門交通一體化智慧出行服務平臺。推動車路協同系統應用和智慧公交建設,支持實時車路協同、超視距防碰撞等應用,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整體效率。建設全市智慧停車平臺,建成路云基礎平臺、公交應用平臺,實現典型“5G交通”場景應用,建成集美新城智能網聯公交示范區等標桿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