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在南沙海關的大力支持下,隨著一批拼箱出口的貨物在廣州港南沙二期碼頭完成配載、出口申報、查驗、放行、裝箱、裝船出運等,廣州港試點操作的出口拼箱貨物“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新模式成功落地。
該模式是廣州海關、南沙海關以及市、區商務局和廣州港集團積極踐行《南沙方案》、貫徹落實“貿易促進”和“貿易創新”發展要求的具體舉措,通過政企協作,共同推動南沙口岸出口拼箱業務監管模式進一步優化,推動貿易便利化發展,助力企業降本增效。
新模式下,企業可根據訂艙船期、出口目的地、貨物申報放行情況靈活制定配載計劃,每票不同貨物獨立申報,海關以報關單為單元進行監管,被布控查驗的報關單貨物單獨完成查驗。完成查驗放行的貨物,和同一集裝箱內的其他放行貨物同時裝運、互不影響,有效避免貨物裝箱后二次拆箱查驗的重復操作,提升拼箱出口作業效率。
以往傳統出口拼箱監管模式,出口拼箱貨物裝箱后進入碼頭堆場后,一旦箱內某票貨物申報命中查驗,同箱的其他貨物需要等該票貨物查驗完畢放行后才能再次一起裝箱出口。若出現查驗異常,可能導致船期延誤、重復拆裝等。對此,南沙海關組織開展多次調研工作,結合海關總署推行試點要求,針對出口拼箱業務實際情況,優化出口拼箱貨物監管流程,并在廣州港物流下屬灣區集拼平臺率先開展“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模式改革試點。
據悉,廣州港灣區集拼配備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可實行進出倉貨物全流程信息化可溯源管理,貨物從入倉到出倉,所有環節信息均進行采集、記錄,通過系統實現關務狀態指令控制貨物進出倉揀貨裝運操作,保障南沙港區拼箱貨物出口高效暢通。
今年以來,廣州港灣區集拼積極配合相關監管部門持續優化南沙港區進出口集拼監管模式,相繼開展進口拆箱“先拆后報”監管模式試運行和出口拼箱“先查驗后裝運”監管新模式試點,持續推動南沙港進出口集拼業務發展,為外貿企業提供綜合性港口物流“南沙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