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和教育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精神,加快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要求,10月24日,教育部學位與研究生教育發展中心(簡稱:教育部學位中心),中國企業聯合會(簡稱:中國企聯),山東省港口集團中國企業案例研究基地開題研討會暨共建協議簽署儀式在山東港口大廈舉行。教育部學位中心副主任亓彥偉,中國企聯黨委委員、常務副理事長史向輝,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霍高原,黨委常委、副總經理賈福寧等出席活動并見簽,賈福寧主持活動。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山東財經大學、復旦大學三所高校首席專家報告開題情況,企業案例研究基地專家指導組成員圍繞研提意見建議進行討論交流。
根據協議,雙方本著平等互信的原則,通過企業案例研究基地建設,加強產學研用融合,形成“名企+名校”模式,研究、開發、推廣企業重大案例成果,推動廣大學術研究者與企業管理創新實踐者扎根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實踐,研究中國問題、總結中國經驗、提出中國方案,推動企業以創新理論指導實踐創新性發展、傳播中國企業經驗、講好中國企業故事、樹立中國企業形象,推動優秀企業管理創新理論與實踐進課堂、進頭腦,為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提供生動教材和鮮活土壤,共同開創案例服務人才培養、企業發展、學術繁榮新局面。
座談交流中,亓彥偉說,山東港口是基地學術研究的“富礦”,學位中心通過案例企業研究基地的“小切口”,架起企業實踐、學術研究和人才培養的橋梁。學位中心和中國企聯、山東港口三方將共同搭建產教協同育人平臺,服務高層次創新人才培養;搭建企業創新管理實踐成果宣傳平臺,服務企業高質量創新發展;搭建案例開發平臺,服務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體系建設。希望各位專家真正扎根企業創新實踐,梳理企業管理經驗,做好“實”的研究工作,建立“實”的互動聯接,產出“實”的研究成果,學位中心將繼續做好中期考核、成果驗收、關鍵環節跟蹤把控、宣傳推廣等工作,助力山東港口核心競爭優勢、“雙一流”建設。
史向輝說,山東港口的組建發展,是我國推動港口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取得成績的背后有許多管理經驗,值得專家學者們深入挖掘。要緊緊把握中國式現代化的歷史原則和實踐要求,在構建新發展格局中,深化對企業發展規律的認識,探索建立中國特色的企業管理。要進一步深耕細作、總結提煉山東港口的管理模式、管理實踐和管理思想等,形成一系列重要成果,更好地詮釋、理解山東港口發展的內在邏輯、內生動力和規律,逐步形成獨具山東港口特色的創新管理模式,不斷提出新的管理策略和方法,形成管理理論和企業管理實踐的雙向反饋,為山東港口加快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當好參謀,做出相應貢獻。
霍高原對教育部學位中心、中國企聯、高校專家學者給予山東港口的關心支持表示感謝,介紹了港口一體化改革發展情況,他說,組建四年多來,山東港口牢記習近平總書記殷切囑托,深入貫徹落實山東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突出黨建引領,強化戰略謀劃,凝聚文化認同,不斷探索一體化改革實踐,加快由單一港口運營商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聚力打造“依托港口的一流的供應鏈綜合服務體系”核心競爭優勢,加快山東省世界級港口群建設、“雙一流”建設。下一步,希望專家學者經常走進山東港口,指導山東港口轉型發展、高質量發展,打造核心競爭優勢,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為中國式現代化企業管理貢獻智慧和力量。
在港期間,客人一行參觀了山東港口展館、青島港自動化集裝箱碼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