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寧波舟山港生產快報顯示,截至10月31日,寧波舟山港鎮海港區今年貨物吞吐量已累計完成5004.8萬噸,較去年超“5000萬噸”提前了9天。這是鎮海港區貨物吞吐量連續第7年突破“5000萬噸”,且“闖關奪隘”的時間點逐年提前,呈現了港區良好的發展態勢。
始建于上世紀七十年代的鎮海港區,港產城聯動密切、集疏運網絡成熟,已發展成為擁有煤炭、液體化工、礦建材料等多貨種的綜合性港區。7年來,鎮海港區依托甬江入海口和鐵路直通港區的區位優勢,持續做優海河聯運、海鐵聯運物流通道,不斷強化金華、紹興等周邊地區電煤保供力度,7年累計完成電煤吞吐量已超4000萬噸。
作為2018年以來國內第二個、南方地區首個海運屠宰牛進境口岸,鎮海港區已形成了一套成熟的進口活牛接卸作業方案,累計接卸進口活牛達30000余頭,為服務民生提供港口物流支撐。
面對近年來礦建市場需求變化,鎮海港區先后引進機制砂、水泥等貨種,新增“鎮海-海參崴”外貿鋼材航線、“營口-鎮海”鋼材“散改集”航線等,有效服務區域經濟發展。
近兩年,鎮海港區積極把握新能源市場發展趨勢,新增氫氧化鎳(噸袋)業務,致力服務地方新能源汽車電池制造業,2022年5月至今已累計接卸氫氧化鎳船舶超30艘次、完成該貨種吞吐量26.2萬噸。
在積極開通新航線、拓展新貨種的同時,鎮海港區持續以數字化改革賦能港區運營管理,有效激發老港區高質量發展新活力。該港區積極推進化工區數字化安全管理、生產指揮中心(應急中心)數字化系統等項目,實現對生產作業、設備設施和人員車輛的實時動態可視化監管。
同時,鎮海港區有序迭代傳統設備,大力推進“廊道巡檢機器人系統”“斗輪堆取料機自動化”“門機無人清艙改造”等老設備智慧化改造項目,煥發綠色智慧港區新風采。
如今,乘著數字化改革的東風,越來越多的操作司機、巡檢人員只需坐在駕駛室、值班室里,就能實現對貨物流的精準操控,向著“建設世界一流強港”的愿景闊步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