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3日,記者從2024年珠江水運發展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3年珠江水運經濟全面恢復,全年預計完成水路貨運量15.01億噸,比上年增長7.9%;西江航運干線長洲水利樞紐船閘過貨量歷史性地突破1.83億噸,大藤峽船閘過貨量首次突破3000萬噸、接近4000萬噸;珠江水系內河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達275億元,是2022年全年投資額的兩倍有余,創建國以來歷史新高,“十四五”前三年完成投資已超過“十三五”五年完成投資。
瓊州海峽。
水路客運量已超過去兩年總和
據悉,2023年珠江水運經濟全面恢復,全年水路客貨運主要指標均實現正增長。
2023年珠江水系四省(自治區)全年預計完成水路貨運量15.01億噸,比上年增長7.9%;完成水路客運量4530萬人次,超過前兩年(2021、2022年)水路客運量總和,接近2022年的3倍,已恢復到新冠疫情前(2019年)的2/3左右。
珠江水系港口全港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19.47億噸,比上年增長7.3%;其中,外貿貨物吞吐量5.29億噸、集裝箱吞吐量6982萬TEU,分別增長6.9%、2.3%。其中,珠江水系內河港口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8.29億噸,增長12.2%;外貿貨物吞吐量8254萬噸、集裝箱吞吐量1361萬TEU,分別增長10.3%、7.4%。西江航運干線沿線港口預計完成貨物吞吐量4.65億噸,增長8.2 %,集裝箱吞吐量736萬TEU,增長8.5%。
西江肇慶段航道。
長洲樞紐船閘首次突破1.83億噸
自2020年來,西江航運干線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已連續4年超過1.5億噸,尤其是2023年,長洲樞紐船閘貨物通過量再攀高峰,達到18361.96萬噸,比上年增長18.22%。據了解,長洲水利樞紐是西江航運干線上最大、最后一個梯級樞紐,是西江黃金水道通往粵港澳大灣區的“咽喉”。2023年,長洲樞紐船閘過閘貨運量較2022年提前5天突破億噸大關,提前60天超過2022年全年總量。
水運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投資275億元
據珠航局新聞發言人、副局長王燦強介紹,2023年珠江水系內河完成水運基礎設施建設投資275億元(含平陸運河201億元),是2022年全年投資額的兩倍有余,創建國以來歷史新高。其中,港口項目完成投資38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13.9%;航道(含船閘)項目完成投資237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總額的86.1%。截至目前,“十四五”前三年完成投資已超過“十三五”五年完成投資。
2023年,珠江水系共有水運工程建設項目102個,總投資超1770億元。其中,5月23日,西部陸海新通道(平陸)運河建設已進入全線動工、全面提速階段,自開工建設至12月14日累計完成投資239億元;百色水利樞紐通航設施項目累計完成投資22.41億元;富寧港項目一期工程、崖門出海航道二期工程、柳江紅花樞紐至石龍三江口二級航道工程等項目正有序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