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由廣東海事局聯合數字廣東等單位開發的廣東省重點船舶智能監管系統正式上線運行,該系統國內首創船舶駕駛行為動態監測預警和水路導航兩大功能,可對船舶、船員、通航環境、重點橋梁的實時動態監控和重點船舶航行全過程預警,標志著廣東在推進跨區域跨部門運輸船舶監管共建共治、打造航運安全生態命運共同體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
據了解,該系統圍繞防范“船撞橋”等難題,在31個重點橋區、港區建設并接入智能卡口數據,全面接入全省4792艘300總噸及以上內河船舶駕駛臺監控數據和海事二級共享庫數據智慧海事190萬船員數據、18萬船舶數據,匯集936座橋梁靜態信息、173座橋梁實時凈空高度信息、1351座水文站信息(含廣西)、1483座氣象站點信息、2.6萬艘漁船信息,可為船員、船舶、航運公司提供智能化服務的數字基礎,有效實現信息互聯互通。
該系統梳理了影響水上船舶通航安全的“人、船、橋、航運公司、通航環境”五大要素,“預、點、跟、查、析、 展”六大功能場景及“海事部門、航運公司、船員、橋梁業主、第三方、其他政府部門、金融保險企業”七類核心用戶,完成797個功能點開發,可為省市縣三級行政部門、船員及航運公司、橋梁業主分別定制提供不同用戶端場景業務。
此外,該系統初步實現了“兩廣航路”規劃和廣東省水路導航,可對廣東全省航道進行航路推薦、駕駛艙語音導航播報航線及預警信息。目前,該系統已覆蓋廣東省水網9866公里通航水域上下行航路。
下一步,廣東海事局將聯合交通、航道、漁政、氣象、水利等部門進一步優化系統功能,持續深化政企聯動、閉環管理、源頭治理,打造覆蓋范圍更廣、要素更多的智能監管系統,構建齊抓共管、高效協同、人民滿意的安全管理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