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昨夜大幅上漲,創下自11月29日以來的最大單日漲幅,各船舶的運費也出現了回升。波羅的海干散貨運價指數上漲10.8%,至1503點。該指數本周上漲了2.9%。
據央視財經,近日,寧波航運交易所發布的寧波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1月6日至1月12日報收于1745.5點,較上周上漲17.1%。21條航線中有15條航線運價指數上漲。此外,上海航運交易所最新發布的1月12日上海出口至歐洲、地中海航線基本港市場運價為每標箱3103美元和4037美元,較2023年11月17日前分別上漲338.9%和252.0%。
上海航運交易所信息部經理王嵐表示,部分船舶選擇繞道好望角,船舶周轉效率下降,運力短期內出現了緊張的情況。歐洲、地中海航線運價上漲、運力緊張的局勢也波及了北美航線,加上巴拿馬運河水位偏低,通行效率下降,所以北美航線運價也隨之上漲。
碳酸鋰期貨首次交割順利完成,期價波動區間逐漸收窄
近期碳酸鋰期貨波動區間逐漸收窄。1月19日,碳酸鋰期貨主力LC2407合約報收101400元/噸,下跌0.44%。現貨方面也呈現維穩態勢。SMM數據顯示,1月19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價為96500元/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工業級碳酸鋰均價報價為88300元/噸,較上一工作日持平。
對于近期碳酸鋰期貨始終維持區間振蕩的原因,中信建投分析師張維鑫認為,這是一個均衡博弈的結果。“從供需、成本角度來看,碳酸鋰確實還有下跌空間,但目前的現實是供需關系還沒有惡化到預期中的糟糕情景,盡管生產處在淡季,但中下游又存在一定補貨行為,疊加倉單貢獻了一部分需求,現貨拋壓并不大,呈現弱現實并沒有沒那么弱的態勢。”張維鑫認為,上游減停產、需求持續增長是未來一段時間的方向,如果出現超預期的情況,碳酸鋰期貨就有可能迎來較大幅度的反彈。不過,因為過剩預估量太大,價格又不夠低,超預期的支撐不足,因此后市反彈的樂觀預期也并不強。
“自2023年12月下旬以來,因方向驅動減弱,鋰價開始振蕩運行。”中信期貨有色與新材料首席研究員沈照明也認為,當前實際需求偏弱對鋰價有所壓制,價格難以上漲,而時常發生的供應擾動消息又支撐著價格,致使下跌受阻,因此碳酸鋰期貨價格大體維持區間振蕩態勢。
事實上,自今年1月份以來,碳酸鋰供應端頻頻傳出擾動消息。首先,海外兩大主產區澳大利亞和智利先后爆出擾動消息,雖然實際對產量影響有限,但引發了市場對供應的擔憂,推動價格上漲。1月5日, Core Lithium稱將暫停Finniss鋰項目的采礦作業,原礦庫存將于2024年年中耗盡。1月10日智利北部原住民舉行抗議活動,封鎖了Atacama鹽湖道路,后于1月13日解除路障封鎖。開年商不足半月,鋰資源供應最大的主產區就相繼出現擾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