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9日,國新辦舉行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交通運輸部副部長王剛在會上介紹,今年,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指導各地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計劃新增公路服務區充電樁3000個、充電停車位5000個,鼓勵在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充電設施。
有記者表示,近些年來,關注到越來越多人開始駕駛新能源車出行,特別是在旅游假日旺季的時候,但是“跑高速,充電難”越來越成為很多新能源車主關注的問題。不少代表委員就完善高速公路充電設施建設提出建議。請問交通運輸部在這方面做出了哪些工作?
王剛對此談到,節假日期間公眾駕駛新能源車出行已經成為一種趨勢。監測數據顯示,今年春節假期(2月10日至17日),全國高速公路新能源車日均流量593.92萬輛,占日均總流量的10.04%,較2023年同期(日均171.69萬輛,占比3.81%)增長明顯。
近年來,交通運輸部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交通運輸主管部門、高速公路經營管理單位,加強與電網企業、充電運營商等合作,加快推進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體系建設,截至2023年底,累計建成充電樁2.1萬個,高速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網絡進一步完善。同時,為強化運營服務,2023年,交通運輸部將高速公路充電設施“隨手查”納入民生實事,上線了“e路暢通”微信小程序,通過信息化手段采集、匯聚、發布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基礎設施信息,同步開通“陽光救援”功能,實現全國高速公路“一鍵呼救”和救援服務電話、救援服務點和收費標準“三公開”,為電動汽車公路出行提供了多重保障,公眾駕駛新能源車出行的意愿和信心不斷增強。同時,交通運輸部也注意到部分地區充電基礎設施數量不足、發展不均衡、利用不充分等問題依然存在。
今年,交通運輸部將繼續指導各地加強與相關企業合作,加大建設力度、優化布局、加密設置,持續推動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計劃新增公路服務區充電樁3000個、充電停車位5000個,鼓勵在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充電設施。同時,根據節假日期間不同地區、不同時段的車流量特點,指導各地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保障措施。
一是及時按需增設移動充電設施。指導各地針對節假日期間充電需求大、排隊明顯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合理增設移動充電設備,減少擁堵和排隊。
二是強化充電信息查詢服務。優化升級“e路暢通”微信小程序,持續推進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數據采集、審核和發布,確保充電信息全面、及時、準確。
三是加強服務區充電引導。指導高速公路服務區在車流量較大的充電站點安排專人引導服務,鼓勵充電高峰時段短時補電、隨充隨走,減少排隊等候,必要時引導至相鄰服務區充電,為公眾出行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