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更高水平智慧綠色干散貨碼頭示范應用”交通強國專項試點任務在河北港口集團啟動。該試點將探索有效提升煤炭、礦石等專業化干散貨碼頭智慧、綠色建設水平的方法與路徑,為帶動港口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河北港口集團擁有全球最大的煤炭下水港、全國重要鐵礦石接卸港,在干散貨碼頭智慧、綠色建設方面始終走在前列。2023年,秦皇島港煤三、四、五期碼頭通過“五星級”綠色港區現場評審;曹妃甸煤炭港務有限公司獲評“四星級”綠色港口,為全國干散貨港口綠色轉型發展樹立了典范。
新能源汽車集疏運占比64%
在唐山港京唐港區首鋼碼頭1號裝車樓內,紅褐色礦粉通過管帶機廊道源源不斷地卸入停在下面的火車車廂。
“通過礦石疏港‘后場取料—管帶輸送—火車裝車’全流程專業化、自動化、綠色化運輸,完全達產后每年預計可減少汽車疏港約60萬輛次,每年可減少碳排放量約10萬噸。”京唐港首鋼碼頭有限公司裝車部部長李健說。
近年來,河北港口集團全面優化綜合物流解決方案,近兩年共投資3.6億元,持續開展鐵礦石疏港“公轉鐵”項目建設,提高鐵路疏港能力,配套建設12座鐵路裝車樓和68.6公里皮帶廊道;推行“封閉皮帶廊道+新能源車”疏港運輸模式,共有12條礦石疏港零排放運輸線路;打造“黃驊港—山西原平”換電式重卡集疏運通道,長度達600公里,沿途建設有11座換電站,集疏港綠色運輸比例持續提升。今年一季度,河北港口集團新能源汽車集疏運占比64%,鐵礦石、大宗散貨綠色運輸比例分別達到82%、90%。
年綠電使用量占總用電量33%
2023年7月,由“退役”機車改造的綠色低碳環保型純電動調車機車——秦皇島港新能源1號機車上線運行,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502噸。
河北港口集團加快推進港內倒運作業車輛及非道路移動機械新能源化,新能源港作機械數量不斷提高。2023年,集團新能源內部倒運車輛較年初增加199輛,新能源非道路移動機械較年初增加142臺;建造渤海灣首艘新能源混動拖輪,降低碳排放水平。
河北港口集團積極推進岸電建設、使用,出臺岸電使用優惠政策,船舶岸電實現“應接盡接”。去年,集團岸電接電時長與供電量較2022年約翻兩番,減少船舶柴油消耗474噸,減排二氧化碳約1537噸;積極推進綠電在港內應用,全年綠電使用量3.2億千瓦時,占總用電量33%,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約27.3萬噸,用能結構進一步優化。
港區污水處理后100%回用
俯瞰河北港口集團港區,道路整潔,天藍水綠的港區更像景區,這得益于不斷完善的粉塵污染防治體系。
河北港口集團建成覆蓋全港區散貨碼頭的大顆粒粉塵智能監測系統,實現全過程、全時段、全場景精準控塵抑塵;堆場防風網總長達59.7公里,皮帶機配備封閉皮帶罩,京唐港區建成國內單體面積最大的全封閉氣膜條形倉;開展全流程防撒漏、散貨漏斗濕式除塵等技術研究與推廣應用,推行使用抑塵劑等新型抑塵方式,港區粉塵污染防治水平不斷提升。
在港區海域水質治理方面,河北港口集團全面推廣秦皇島港“灣長制”建設經驗,實施網格化管理,秦皇島港區水質達到國家一類標準;引入城市中水,系統開展污水治理提升工程,港區污水處理后100%回用,去年回用中水及各類污水達1000余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