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傍晚,伴隨著暮春初夏的夕陽,赫伯羅特航運20萬噸級集裝箱船舶“新加坡快航”輪駛入海通碼頭“整齊入列”,與停靠在嵩嶼碼頭的2艘20萬噸級的船舶依次排開,正式拉開了廈門港華燈初上的夜間繁忙序曲,標志著廈門港首次迎來三艘20萬噸級超大型集裝箱船舶同時靠泊作業。夜幕下,三艘“巨無霸”依次排開,紅白相間的橋吊吊臂下,吊具抓著集裝箱不斷穿梭來回,嵩嶼作業區2-4號泊位(海通碼頭+嵩嶼碼頭)橋吊火力全開,全力迎接三艘巨輪的到訪。
此次靠泊的3艘巨輪分別為執行亞歐航線的“地中海漢堡”輪、“新加坡快航”輪,以及執行中東航線的“地中海菲比”輪 ,三艘巨輪均為20萬噸級400米超大型集裝箱船舶,首尾相連1200米。值得關注的是,三艘“巨無霸”之一的為德國赫伯羅特監造的LNG雙燃料動力24000TEU超大型集裝箱船——“新加坡快航”,是全球第一艘使用高錳鋼LNG燃料儲罐的超大型箱船,于5月10日剛交付下水,也是該船首次“打卡”廈門港。三艘巨輪“列隊”并靠作業,預計本次將帶來1.2萬標箱的作業量。
作為廈門港核心深水作業區,嵩嶼作業區自開港以來已成功靠泊作業20萬噸級船舶749艘次。本次同時接靠3艘20萬噸級集裝箱船,對碼頭的硬件和服務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廈門港口管理局、海關、邊檢、海事等相關口岸監管部門的支持下,嵩嶼碼頭、海通碼頭相關負責人共同討論此次船舶作業特點,合理統籌配置兩個碼頭的岸線資源與場內資源,根據船期、作業量科學安排泊位,精心制定周密的生產作業計劃,加強現場管理和設備保障,確保作業的安全、順利。
隨著廈門深入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步伐越發穩健,廈門港務控股集團將堅持港口高質量發展理念,不斷提升港口服務能級,持續助力廈門港提升國際競爭力,為加快建設廈門東南國際航運中心增添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