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一場匯聚智慧與創新的“人工智能+港口”座談會在青島召開。此次會議由山東省港口集團聯合嶗山實驗室、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及武漢理工大學共同舉辦,旨在探討人工智能技術在港口領域的創新應用,以及如何通過科技創新合作推動港口行業的轉型升級。
第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嶗山實驗室主任吳立新,中國工程院院士、武漢理工大學教授嚴新平,山東省港口集團黨委常委、副總經理高亞,青島海洋科技中心黨委副書記、主任、國實集團董事長岳國峰,青島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司家來等出席會議,多方共同圍繞如何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強化國家戰略科技力量,進行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討。嶗山實驗室、山東港口、青島市交通運輸局、武漢理工大學、青島國實集團相關部門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會上,山東港口詳細介紹了人工智能(大模型)的規劃和建設情況,并邀請與會院士和專家在規劃編制及后續工作推進中給予指導。市交通運輸局介紹了青島市交通領域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情況,國家“人工智能+交通運輸”項目申報和建設進展。武漢理工大學介紹了人工智能在航運領域的研發現狀和趨勢,為港口的智能化發展提供了寶貴建議。國實集團介紹了目前已搭建的超大規模混合算力資源體系。
吳立新院士指出,開展“人工智能+港口”建設,是貫徹落實總書記“加快建設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重要舉措,山東港口要依托自身的場景優勢,嶗山實驗室和武漢理工大學要發揮科研優勢,共同明確港口場景中的堵點問題,并尋求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這不僅有助于提升港口的運營效率和服務質量,還能為國家新質生產力和現代產業體系的建設提供助力。嚴新平院士指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實現交通運輸行業的提質增效是未來發展的新方向、新業態。他建議在內河和近海運輸領域先行先試,逐步在遠洋運輸領域推廣。
未來,山東港口將繼續攜手各方力量,共同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港口業務的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智慧港口新標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