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著落日余暉,四川省機場集團航空地面服務有限公司(簡稱四川省機場地服公司)貨運站迎來了一天中最忙碌的時刻,叉車來回卸貨裝貨。6月以來,四川省機場地服公司位于成都雙流國際機場和成都天府國際機場的貨運站,平均每天有1000噸貨物進出港,其中五成左右是出入境貨物。
日前,在雙流機場5號停機坪上,一架架貨運班機整齊排列、蓄勢待發。“今晚有5趟國際貨運航班,都是全貨機發運。”四川省機場地服公司貨運服務部副經理徐馳介紹了當天的航班情況。
2021年6月,天府機場投運,自此四川開始探索“兩場一體”運營模式,加快建設國際門戶樞紐城市,構建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的“一廊一圈”。兩個機場采取“客貨并舉”發展思路,天府機場為成都國際航空樞紐的主樞紐,重點打造國際客貨運航空樞紐;雙流機場為區域航空樞紐,主要運營國內商務航線和地區航線。
在“兩場一體”新格局下,成都國際航空樞紐主動服務共建“一帶一路”,通過空中貨運快速鏈接亞歐主要經濟區域,形成高效便捷的國際貿易通道。去年,成都國際航空樞紐貨郵吞吐量達77萬噸,在全國城市排名中從第7位升至第6位。“前進一位,并非易事。”在徐馳看來,貨運量的提升與“兩場一體”運營息息相關。截至今年5月,雙流機場累計開通全貨機航線30條,天府機場累計開通11條全貨機航線、保障50余家中外航司駐場運行,基本形成11小時亞歐空中貨運走廊和5小時亞太空中貨運圈。
在四川省機場地服公司貨運站出口,豎立著一套裝有攝像頭的立柱桿。“這是貨運站準備投用的射頻識別雙向空側智能卡口,可將航空中轉貨物信息發送給海關,實現貨運站內國際國內貨物中轉,壓縮五六個小時的中轉時效。”徐馳說,這套系統投用后可實現貨物“空側內轉”,進一步暢通國際國內貨物互轉通道。
“一廊一圈”不僅為四川企業“走出去”提供便捷通道,也為國外商品“送進來”打開大門。在“兩場一體”運營模式下,成都國際航空樞紐不斷升級一站式、全鏈條服務,提升綜合服務能力。
去年11月,天府機場取得水果、種苗、冰鮮水產品、食用水生動物4類進境特殊商品指定監管場地資質;今年1月,東南亞進境食用水生動物蝦通過天府機場口岸首次入境;7月1日,天府機場卡車航班轉運中心正式啟用,進一步擴大航空輻射區域。針對季節性特種貨物,“兩場”貨站啟動24小時綠色通道,建起進港鮮、急貨物快提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