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海高速公路上海嘉瀏段朱橋服務區,一片片太陽能光伏板架設在主樓和司機之家的樓頂上,將光能轉化成綠電,為服務區提供能源,日常發電量可滿足服務區一半以上的用電需求。日前,上海市首個綠色低碳高速公路服務區——朱橋服務區建成使用,為“光伏+高速公路”應用場景探路。
在上海,“交通+能源”融合發展正在向高速公路全場景延伸。“裝上了‘綠色充電寶’,在夏季用電高峰時,可極大減輕服務區用電負載。”朱橋服務區負責人莊海清介紹,據初步統計,使用光伏發電后,服務區每年至少可節約標準煤73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達100噸。據了解,朱橋服務區光伏發電項目采用光伏建筑一體化形式安裝,充分盤活了閑置的屋頂資源,使其成為綠色能源發電站。光伏組件安裝面積約1170平方米,占屋頂面積的85%,日均發電量約為500千瓦時,預計年均發電量達20萬千瓦時。
“朱橋服務區是一次探索實踐。接下來,我們將打造新能源多元化應用場景,推進建設上海首個綠色智慧高速公路收費站。”上海嘉瀏高速公路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蔣紅英介紹,沈海高速公路嘉瀏段將綠色低碳化改造推廣到嘉西收費站及管理用房,為智慧收費站和智慧高速公路設施設備提供穩定的綠色能源供應,綠電可滿足收費站約60%的用電需求。項目建成后的首年發電量預計為19.88萬千瓦時,年利用小時數105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