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
相比之下,鐵礦石和廢舊貨物、其他干散貨、成品油和集裝箱的吞吐量則有所增長。集裝箱吞吐量按噸計增長了4.2%,按標準箱計增長了2.2%。這是由于日益上漲的(消費者)需求和提前到來的旺季。鹿特丹港務局的投資項目在今年上半年進展順利。這包括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項目Porthos的開工,Prinses Alexia高架橋的建設合同簽署,以及港務局投資于使鹿特丹港更具數字化韌性的項目。
貨物吞吐量幾乎相同(-0.3%)
集裝箱吞吐量持續增長(+4.2%)
鹿特丹港務局經營業績穩健
港務局保持高水平投資
Porthos項目開工
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Boudewijn Siemons表示: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經濟不確定性之后,我們看到對原材料和消費品的需求開始增長。這是今年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上漲的原因。這種趨勢是否會在其他板塊延續下去,將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未來幾個月歐洲工業復蘇的步伐。與此同時,我們正穩步前進,繼續投資和推進項目,使能源和原材料轉型取得成功,并進一步改善港口和工業園區的基礎設施。
創造經濟價值
鹿特丹港務局的財務業績
鹿特丹港務局2024年上半年的財務業績表現強勁。與2023年上半年相比,收入(主要來自港務費和土地租賃)增長了2300萬歐元,達到4.396億歐元。運營費用上升了1330萬歐元,達到1.479億歐元。因此,息稅折舊和攤銷前利潤
增加了970萬歐元,達到2.917億歐元。凈利潤則增加了3170萬歐元,達1.482億歐元。凈利潤的較大漲幅是基于2023年的兩個總額為1530萬歐元的項目,而今年不會重復。
港務局在2024年上半年的總投資額為1.644億歐元,包括對參股權益的注資(2023年上半年:1.357億歐元)。2024年上半年的主要投資是揚子運河(Yangtzekanaal)拓寬工程(1580萬歐元)。在參股注資中,2040萬歐元與Porthos項目有關。
吞吐量
干散貨
與去年同期相比,干散貨吞吐量增長了2.1%。這主要是由于鐵礦石和廢舊貨物的吞吐量上升。由于德國上半年鋼鐵產量增加,鐵礦石和廢舊貨物吞吐量因此增長了12.6%,達到1460萬噸。煤炭產量則減少,原因是發電所需的動力煤需求低迷。太陽能和風能越來越多地被用作可再生能源發電。盡管德國的鋼鐵產量有所增加,但焦煤的貨量仍有所下降。由于焦煤去年庫存積累充足,上半年供應量相應下降。
由于大豆的某些加工過程轉移到美國,因此大豆的需求量減少,造成農產品貨物吞吐量減少了120萬噸。其他干散貨(用于各種工業應用和建筑業的原材料)有所增長。農產品(-19.3%)和其他干散貨(80.7%)的吞吐量數據與2023年相比存在較大偏差。由于2023年對2022年港務費系統中的錯誤申報進行了更正,這些數字表現失真。如果不進行修正的話,農產品貨量下跌5.1%,其他干散貨則增長20.7%。
液體散貨
今年上半年,液體散貨吞吐量減少了3.1%。第一季度鹿特丹一些煉油廠進行了維護,造成原油貨量下降了約5.8%。因此,貨量減少,進口需求也減少。上半年的成品油吞吐量增長4.7%,達2860萬噸。而液化天然氣(LNG)的吞吐量為600萬噸(0.3%),與去年相似。自俄烏戰爭爆發以來,成品油和LNG這兩個板塊都建立了大量儲備,以加強能源安全。其他液體散貨板塊下跌了7.9%。
集裝箱及件雜貨
上半年,集裝箱吞吐量按噸計增長了4.2%,達6710萬噸;按標準箱計則增長了2.2%,達680萬標準箱。集裝箱吞吐量在第一季度已經略有回升。這一趨勢在第二季度得以延續。這是消費品需求上升的直接影響結果。此外,由于航行時間較長以及船期表波動,進口商比以往更早訂購商品,因此旺季提前到來。基于紅海的動蕩局勢,自2023年底以來,商船一直沒有通過蘇伊士運河航行。
集裝箱市場仍在適應這種新形勢。由于通過好望角的航行時間較長,因此找到足夠的船舶運力存在挑戰。船期表的變化、需求的增加以及亞洲惡劣的天氣還導致亞洲、中東和南歐的港口出現擁堵。盡管到目前為止,西北歐港口的擁堵情況有限,但對港口和腹地的運營已產生了影響。由于船期表變化,船舶的到達時間更加難以預計。此外,自紅海危機開始以來,單船作業量也大幅增加。因此,碼頭和腹地多式聯運將面臨高負荷挑戰,從而導致集裝箱裝卸作業延誤。
由于英國經濟疲軟,滾裝貨物(RoRo)吞吐量下降4.1%,跌至1280萬噸。其他件雜貨板塊下降10.5%,為310萬噸。這是由于普通貨物的集裝箱化以及一些貨物轉移到其他港口。
照片:Martens Multimedia
創造社會價值
能源和原材料轉型
目前,港口正在進行大量建設。氫氣管道、Porthos二氧化碳捕集和封存項目都正在開工建設中,殼牌的200兆瓦制氫廠也正在第一個轉化園區初現端倪。在可容納1吉瓦電解槽空間的第二個轉化園區,Zeevonk II將建造一個電解槽。這個由Vattenfall和CIP組成的財團中標了IJmuiden Ver風電場的項目。氫能經濟現在似乎真的起飛了。與此同時,也存在不利因素。例如,三角洲萊茵河走廊的建設最近宣布將被推遲四年,其中包括通往其他荷蘭和德國工業集群的氫氣管道。而這將大大減緩能源轉型。
我們必須盡一切可能加速能源轉型是至關重要的,這可以提高荷蘭和歐洲產業集群的可持續性和競爭力。然而,高昂的并網成本和電價,以及阻礙能源轉型的法規也導致了該進程放緩。此外,與氫氣生產投資相關的決策仍然滯后。不過,圍繞煉油廠原料的監管行動將提振對綠氫的需求。港務局將繼續向政府宣傳良好投資環境的重要性。與此同時,港口的岸電能力正在增長,目前有四家企業正在參與Slufter地區浮動太陽能公園的招標過程,并且正在探索在熱能、蒸汽使用以及通過生物燃料和氫能發展可持續航空方面的進一步合作機會。
我們也正在采取措施,從化石分子轉向碳中和分子。港務局目前正在制定一項關于原材料轉型的愿景和戰略。這不僅審視了港口在可再生燃料生產中的作用,還關注了關鍵材料。這些舉措無論是對于實現能源轉型,還是對于荷蘭和歐洲的戰略獨立性都至關重要。
數字化與網絡韌性
如今,隨著數字威脅的增加,抵御社會破壞性威脅的韌性是港口保持平穩運行的先決條件。2024年上半年,港務局在數字化和網絡韌性領域采取了重要措施,即推出了安全鏈系統(Secure Chain)。這種公私合作的伙伴關系旨在提高供應鏈的數字化韌性,包括防止犯罪和偷盜。通過一種全新的數字化工作方式,各相關方可在一個封閉的系統中交換信息。
因此,在碼頭提箱的權利只能以數字方式傳輸給被授權的承運人。安全鏈消除了非法集箱的可能性。海港警察局注意到,通過安全鏈工作,非法提箱這種情況實際上已不再發生。同時,43%的進口集裝箱已通過安全鏈處理。自今年以來,所有來自拉丁美洲和北美的進口集裝箱都已采用這種工作方式。目前該系統正在進一步擴展到其他航區。
今年5月,鹿特丹港務局、Q*Bird、Single Quantum、Cisco(思科)、Eurofiber、Portbase(港口社區系統)、Intermax 和InnovationQuarter(荷蘭創新中心)組成的聯盟成為全球首個在鹿特丹港成功建立可擴展量子互聯網連接的公司。在測試案例中,通過使用量子技術來保護敏感信息已被證明是成功的。未來,這種新的通信系統將提高每年訪問鹿特丹港的數以萬計海輪的安全性,并更好地保護由此產生的經濟流動免受量子計算機的威脅。目前,Portbase和港務局的兩個端點已連接到了量子網絡的中央樞紐。鑒于試驗的成功,海關和港口的一些海事服務提供商的新端點也將在今年內連接到中央樞紐。
前景展望
吞吐量
鹿特丹港的全年吞吐量預計將略有增長。集裝箱量的上升趨勢是該預期的前提條件。此外,其他細分市場的累積庫存已經耗盡,并且在能源價格下跌的背景下,歐洲工業生產似乎正在謹慎回升。
歐洲間的合作具有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能源和原材料轉型是目前歐洲港口面臨的最大挑戰。因此,西北歐的港口和工業正日益齊心協力地來確保歐洲工業和社會的可持續未來。
鹿特丹港務局首席執行官Boudewijn Siemons表示:“只有能源和原材料轉型成功,歐洲經濟才有未來。港口在這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們需要更多地基于這種跨境利益來思考和采取行動。歐洲擺脫化石燃料的速度越快,實現戰略自主的可能性就越大。延遲能源轉型意味著我們在地緣政治上仍然脆弱,這對荷蘭和歐洲都是不利的。荷蘭在布魯塞爾發表的關于支持海港在能源和原材料轉型方面的堅定承諾,現在聽來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在從化石能源向可再生能源的轉型過程中,圍繞氮、電網擁堵和許可證簽發等挑戰目前成為了阻力。此外,為提高工業可持續性而進行投資的可預測且具有競爭力的市場條件以及充足的原材料供應對于成功轉型也至關重要。因此,未來幾年,海牙和布魯塞爾都需要對綠色能源和循環經濟采取穩定的政策和強有力的激勵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