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5日清晨六點,山東港口威海港散雜貨碼頭完成最后一鏟工業鹽的卸貨作業,滿載6萬余噸外貿工業鹽船舶在歷經風雨后,以1358T/H的船時效率,實現作業兌現率100%,再一次用高效作業和優質服務,贏得了客戶的高度好評。
為保障此次外貿工業鹽卸船效率,威海港新港分公司與集裝箱分公司共同商定作業流程,此次工業鹽作業采用邊卸邊裝的作業模式,從工藝、效率、質量、成本四個方面為切入點,進一步優化作業方案和流程設計,確保貨物進出港裝卸作業安全、規范、有序完成。
集裝箱分公司提前對作業使用的集裝箱進行集中調度,由于前一天暴雨天氣,部分集裝箱箱況受到一定影響,集裝箱分公司三名箱管人員連續作業14小時,對160個積水箱進行箱況提升。清理完畢的集裝箱直接由時刻待命的拖車運送至碼頭前沿,由箱管人員對作業集裝箱進行開關箱門、上鉛封、核對箱號信息等操作,6臺拖車和正面吊設備相互配合進行往返拖箱、吊裝,進一步提升作業效率。
由于工業鹽貨物易受污染,為最大限度保障客戶利益,在卸船準備前期,新港分公司組織人員、設備,通過“人工+斗貓+洗掃車”三道工序對作業場地每一個角度進行徹底清潔。卸船期間,碼頭四條作業線同步作業,作業人員采用連續不間斷作業模式,作業設備、人員采用碼頭交接班模式,確保作業不停;針對重點艙及時安排挖掘機、裝載機下艙輔助作業,挖掘機不能清理的地方及時協調人員下艙參與清理艙壁工作,避免后續清艙困難作業。
在作業的四天時間里,其中兩天半夜伴隨暴雨天氣,新港分公司先后2次組織在崗職工成立“搶蓋突擊隊”進行貨物苫蓋作業,時刻保障貨物安全。在兄弟單位的合作配合下,山東港口威海港散雜貨碼頭一舉創下1358T/H的船時效率,全船僅用45.14小時完成全部卸貨作業。
山東港口威海港將繼續深化提升裝卸作業品質,推進生產質效提升工作,全力提高生產效能,不斷突破創新,為山東港口“三大建設”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