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6日,“5G攬海”融合應用發展大會在上海隆重召開。會上發布了《“5G攬海”海洋覆蓋和融合應用發展報告》,展示了一大批5G融合應用創新案例,彰顯了5G技術為智慧航運注入的新活力。
去年8月,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組合港管理委員會辦公室和上海海事局聯合啟動了5G網絡近海覆蓋和融合應用“5G攬海”行動計劃。一年來,該行動利用5G技術為智能航運賦能,實現了港口、航運、陸運、物流園區、貨物倉儲等環節的資源整合與共享,重點推動了5G在智能船舶、智能航保、智能航運服務、智能航運監管等方面的試點示范和先行先試。
5G融合應用是促進經濟社會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的重要引擎。會上,“全水域視聯智算”“5G+智慧港口”“5G+智慧郵輪”“5G+衛星海洋航運通信”等10個“5G攬海”融合應用場景揭榜掛帥。這些重點應用場景主要圍繞智能水域監管、智能港口、智能航運、智能海工、智能海洋氣象五大賽道,旨在推動5G向海洋領域的垂直行業縱深滲透以及融合應用,培育海洋產業的新生態。
“智能航運”離不開5G網絡的近海覆蓋。會上,中國鐵塔上海分公司與交通運輸部東海航保中心,中國電信上海分公司與上海國際港務集團,中國移動上海公司與上海振華重工集團,中國聯通上海分公司與中船動力集團4個重點項目簽約。據悉,這4個項目將進一步提升上海5G網絡近海覆蓋能級,將上海打造為全國重要的5G賦能智慧海洋的應用創新發展高地。
大會還發布了《長三角智能航運發展報告(2023)》,深入分析了長三角區域在智能船舶、智能港口、智能航保、智能航運服務和智能航運監管五大基本要素分布情況,反映了2023年長三角區域智能航運的最新發展以及在5G技術等涉及智能航運業務領域的建設成果。報告還結合相關政策、標準和規范,探討了長三角智能航運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思路,為促進長三角智能航運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參考和建議。
上海組合港管委辦主任、上海海事局黨組書記、局長謝群威在會上表示,港口是綜合交通運輸網的重要樞紐節點,也是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戰略資源和重要支撐。“5G攬海”行動計劃將助力加快推進智慧港口、智慧航道、智能船舶、智能航運服務等領域全方位發展,提升航運全要素全鏈條數字化智能化水平,塑造全球航運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成果展示環節,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臨港通信管理辦公室主任秦嶺展示了“5G攬海”專項行動啟動一年來,5G與海洋、航運融合應用方面所取得的顯著成果。多位行業專家和企業代表也圍繞5G如何賦能長三角智能航運、智能船舶、智能物流倉儲、船岸自組通信、智能船聯網等主題進行了演講和分享。
最后,上海市通信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王天廣在總結發言中表示,建設海洋強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5G技術不僅提升了海域信號覆蓋的廣度和深度,更為海洋科研、生產作業、海上交通等多個領域帶來了革命性變革。“5G攬海”行動計劃始終堅持規劃引領、創新驅動、開放共享,取得了顯著的進展和一系列重要成果。
本次大會由上海市通信學會“海上揚帆”融合應用專委會聯合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發展促進會共同舉辦。來自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上海組合港管委辦、上海海事局、上海市海洋局、東海航海保障中心等相關部門和單位的近200名嘉賓參加了此次盛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