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隨高質量發展遼寧調研行的腳步,記者走進大窯灣集裝箱港區大連港集裝箱碼頭,十幾座40米高,巨人般的岸橋映入眼簾,黃色的吊具正在把一個個整裝待發的集裝箱通過外伸臂向船上運送。
大連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操作運營部副經理許琳琳告訴記者,一個岸橋一班次可以運送約300個集裝箱,一天按兩個班次計算,可以運送約600個集裝箱。
整合大連、營口兩港資源的遼寧港口集團,背依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輻射東北亞,港闊水深,四季通航,是中國北方走向世界最近的海上門戶,下轄大窯灣、鲅魚圈、盤錦、旅順、綏中等10個主要港區;擁有泊位近200個,其中萬噸級以上泊位153個;已建成世界領先的45萬噸原油碼頭、40萬噸級礦石碼頭、20萬噸級集裝箱碼頭、7萬噸級汽車滾裝碼頭以及國內最大的海上客運港;疏港公路覆蓋主要生產港區,業務領域涵蓋港口物流、園區開發、商業地產、產業金融,智慧港口生態圈等。
“把兩港優勢資源和特點結合起來,兩家從各說各話變成了如今的一家人,大家協同配合效率明顯提升。”遼寧港口集團集裝箱事業部經理夏挺介紹說,建立與企業戰略及發展階段相適應的組織架構,是實現成功整合的組織保障。為此,遼寧港口集團于成立之初便確立了以組織架構調整為引領,全面推進整合,融合各項工作的改革思路,旨在建立“小總部、大產業”管控模式和更加貼近市場與客戶的組織架構,改革大連,營口兩港既有的生產組織方式,提升市場競爭力,高效推進業務整合融合。
遼寧港口集團機構設置方案明確,集團在整合管控初期采取事業部制,設置職能管理、經營管理、服務管理及區域支持4大平臺,下設行政部等11個職能部門,集裝箱等7個事業部,8個服務管理中心及2個建設辦公室。
于是,在全國范圍內,先試先行的遼寧港口集團成為率先采用事業部制的港口企業。
在夏挺看來,采用事業部制從根本上改變了以往大連、營口兩港的生產管理模式,集裝箱、散雜貨、油品、滾裝以及其他業務統一由對應的事業部統籌經營,加快了兩港同類業務整合融合進度。
同時,事業部制也具有矩陣式管理的特點,相對靈活高效,保持了事業部的相對獨立性,以便貼近市場,靠近客戶,也實現了總部對下屬企業各項業務的管控。在充分考慮各類資產配置需要和資源整合要求的基礎上,事業部制也兼顧了遼寧港口集團建設價值總部的目標。
事業部制實行以來,遼寧港口集團各事業部在兼顧不同貨種運輸特點及運輸方式等因素的基礎上,充分做好內部各港區間的業務協同與區分,持續優化大連、營口兩港分工方案,對集裝箱、原油、礦石、雜貨,客運滾裝等貨源進行合理安排,推動港口主業穩健發展,兩港已實現部分貨種轉移,同質化競爭得到了有效控制。
今年上半年,遼寧港口集團完成貨物吞吐量占遼寧沿海港口總量的6成以上,集裝箱吞吐量占遼寧沿海港口總量8成以上,集裝箱、原油、煤炭、糧食、商品車等主營貨種增勢明顯,多家碼頭公司生產經營創下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利潤總額快速增長、資產負債穩步下降,港口整合優勢得到進一步釋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