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便利海上運輸研究分委會2024年度工作會議在浙江寧波召開,廣州海事局代表在會上介紹了“中國-新加坡船舶電子證書應用合作先導項目”的成功經驗。這是廣州海事局深度參與國際海事事務、助力廣州在參與國際合作中發揮引領作用的又一先行作法。
“中國-新加坡船舶電子證書應用合作先導項目”是中新兩國副總理共同主持中新雙邊合作機制會議的會議成果。2020年,在廣州南沙港和新加坡港之間實現了國家級海事“單一窗口”系統的首次對接,有效提升了口岸通關效率,促進海上物流供應鏈暢通,拉開了我國海運口岸政府間數據跨境流動的帷幕,為全球海運政務數字化發展和電子證書跨境應用國際合作起到了示范作用。項目試點以來,經過更新升級,已經可實現25類船舶電子證書數據、13類海事口岸查驗(非證書類)數據的交換,為我國海事數字化發展和“單一窗口”及電子證書跨境合作積累了豐富經驗。項目的成功經驗如果能在全國推廣落地,在可以預見的將來,港口潛在生產力將得到進一步釋放,水運口岸物流成本將進一步降低,成為海事部門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優化營商環境的又一創新經驗。
通過廣州海事局的深度參與,項目在南沙落地見效,切實減輕了船員負擔,進一步減少了船舶對廣州港碼頭、錨地資源的占用,為促進廣州國際航運樞紐建設、優化營商環境、服務地方經濟發展、落實《南沙方案》,推動南沙經驗向全國的復制推廣作出了積極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