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在海事部門全程安全保障下,裝載液氫罐箱的“賽尚”輪順利靠泊鹽田港開展裝卸工作,這是全球首次長距離跨洋液氫運輸,展示了我國在液氫運輸技術和安全管理的領先地位,也在全球氫能運輸領域樹立了新的里程碑。
此次液氫跨洋運輸采用液氮二次保冷的ISO標準罐式集裝箱,從歐洲鹿特丹港啟航,穿越大西洋、繞過好望角、橫渡印度洋、通過馬六甲海峽、跨越太平洋,最終抵達深圳鹽田港。截至目前,液氫作為在零下253℃進行常壓保溫運輸的特種貨物,如此超長距離運輸在全球范圍內尚屬首次。
深圳海事局在獲悉中國海洋石油氣電集團開展全球首次超長距離液氫罐箱運輸試驗計劃后,主動靠前服務,充分發揮“大鵬灣船舶大氣污染物排放控制監測監管試驗區”建設經驗和試點作用,第一時間組織研究現有相關海運危險貨物國際公約規則和國內法規標準,全面理清相關安全技術要求,推動各方不斷完善有關計劃安排。
同時,積極落實交通運輸部海事局《船舶載運危險貨物安全專項整治工作方案》的要求,借鑒同為超低溫(零下163℃)的LNG貨物運輸管理成熟經驗,結合液體罐箱的特殊操作需求,指導業主方開展了液氫運輸項目安全評估研究,系統優化完善運輸船舶護航編隊方案。并組織相關方面共同優化操作細節,協調指導碼頭針對該特種貨物制定專門應急操作指引,督促業主單位切實做好岸上運輸相關安排,確保貨物能以直卸直提方式順利安全完成裝卸作業。
此外,海事部門充分運用船舶交通管理系統、自動識別系統、港區高清監控系統等技術手段加強對周邊水域的管控,增派專業執法人員和現場船艇力量,切實保障液氫裝卸各環節安全順暢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