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水富港充分發揮多式聯運優勢,進一步把戰略資源和“硬核”優勢轉化為助推港口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截至2024年10月31日,水富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76.69萬噸,同比增長63.15%,完成集裝箱作業量55137標準箱,同比增長64.10%。貨物吞吐量明顯增加,創歷史最高水平。
數據顯示,水富港2020年貨物吞吐量為 30.17萬噸,集裝箱1239標準箱;2021年貨物吞吐量為186.58萬噸,集裝箱9049標準箱;2022年貨物吞吐量為 303.3萬噸,集裝箱17753標準箱;2023年貨物吞吐量為 449.5萬噸,集裝箱45928標準箱。
2022年,水富港成為云南首個集“水公鐵”于一體的國家多式聯運示范工程。2023年,水富港被確定為長江上游的骨干港口。2024年5月,水富港獲國鐵集團批復為鐵路箱下水站,實現鐵水無縫聯運,8月獲批為全國3A級物流企業。截至目前,水富港中嘴作業區3個1000噸級(洪水期兼顧3000噸級)泊位,配備1臺多用途門機、2臺軌道式裝船機,年設計吞吐量320萬噸;物流園區倉庫、堆場、進港專用道路以及進港鐵路已建成投運,并配備2臺40噸龍門吊;中心作業區2個泊位已完成主體建設并投入運營,配備2臺岸橋、2臺多用途門機、2臺40噸龍門吊,年設計吞吐量件雜貨76萬噸、集裝箱6萬標箱。
隨著水富港中嘴作業區、中心作業區、進港專用公路、專用鐵路線、物流園的相繼建成投運,水富港“水公鐵”多式聯運格局全面形成,水富港貨物吞吐量相較改擴建之前成倍數增長,躍升為1000萬噸級樞紐港口。截至目前,依托水富港專用鐵路進港無縫銜接以及港口區位優勢,打造了云南腹地(昆明、大理、曲靖等地)一水富港-長江中下游、金沙江庫區一水富港-四川(資陽、成都等地)、金沙江庫區一水富港一長江中下游地區等多條多式聯運精品線路,已實現聯運線路定點、定線、定價運營,本年度已完成航次170航次,實現多式聯運量18601標準箱(59.52萬噸)。
“現階段,水富港以大宗散貨運輸為主,兼顧集裝箱和件雜貨運輸,中遠期將規劃發展成為可以滿足集裝箱、件雜貨、大宗散雜貨的裝卸儲存、中轉換裝、水公鐵多式聯運、翻壩運輸以及具備臨港開發、現代物流、綜合服務等功能的現代化綜合型港口。”水富市交通運輸局局長陳雷介紹,聚焦基礎市場和多元市場,水富港堅持多措并舉放大水富港天然優勢,支柱貨源持續穩定,業務結構持續優化,業務模式不斷豐富。水富港目前業務主要為貿易業務、物流業務、裝卸業務三大類,靈活開展貨物“散改集+集改散”,實施散貨、件雜貨、集裝箱等各種形態的貨物發運與到達。通過集成“散改集”+“集改散”+“鐵公水多式聯運”全要素打造磷礦全程物流鏈,與供應鏈上下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實現支柱貨源基本持續穩定。同時積極挖掘新增量業務,積極拓展供應鏈貿易,截至2024年10月底,貿易交易額已突破10億元。
下一步,水富港將大力推進礦石、白糖等貨源在水富港中轉接卸,完善貨物在港口接卸、中轉、存儲的業務功能,進一步鞏固通鐵水聯運樞紐通道;依托多式聯運精品線路優勢,擬在荊州車陽河港以及云南昭通等地建立礦石、鋼材集散中心;同時依托國家戰略布局優勢,實現鐵路運輸對西南地區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