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座吊機橫空出世,一幢幢大樓拔地而起,生產廠房內機械轟鳴,一件件風力大型重件設備從碼頭駛向深藍海洋……自2012年起,通州灣經歷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的華麗蛻變,目前已有4家港口普貨企業成功申領港口經營許可證,多個港口項目主體工程建設也已進入收官階段。助力企業高效完成工程交竣工驗收,早日取得經營許可,成為當前南通市交通運輸綜合行政執法支隊質監服務的重要內容。
11 月 18 日,通州灣大港建設執法教育服務基地迎來了 30 多位來自在建港口項目建設、施工和監理等相關單位的負責人。他們齊聚于此,參加由通州灣示范區港口執法建設聯合黨支部舉辦的港口工程交竣工驗收、規范取證經營專題培訓班。
培訓正式開始前,正積極籌備驗收工作的港口項目分別提出了自己的需求與困惑,特別是在交竣工驗收條件、流程以及許可證申領材料準備等方面,渴望得到更明確的指導意見。針對上述需求,通州灣示范區港口管理局重點對許可證辦理流程進行了詳盡解讀,為企業指明了申報路徑。副局長張國成還建議企業提前規劃驗收流程,指派專人負責,確保驗收順暢。
市交通執法支隊深入解析了交竣工驗收的標準與流程,特別是針對碼頭、道路堆場及船閘等不同類型項目的各階段實體檢測要點及其他注意事項進行了重點提示。支隊四大隊大隊長趙志強表態,支隊將提供持續的指導和支持,助力企業順利完成驗收。
最后,水運工程高級工程師、省級平安工地專家、支隊黨委委員顧紅雷寄語所有企業參加人員:“‘行百里者半九十’,在項目最后階段,所有單位尤其不可放松警惕,必須繼續嚴格執行施工規范,及時完成相關手續,早日實現投產運營,為企業自身發展和通州灣新出海口建設作出貢獻。”
一位來自在建港口項目建設單位的負責人表示:“這次培訓非常及時,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實用的驗收和取證策略。希望未來能有更多這樣的培訓活動,幫助企業順利從前期建設過渡到生產經營階段。”
今年以來,通州灣港口工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三夾沙片區共計8個工程在建,其中包含2家央企、3家上市企業,全部建成預計每年將為通州灣貢獻超30億元產值,預計明年還將有7個工程項目結束或基本結束建設,逐步完成驗收取證工作并正式運營,屆時通州灣將迎來新的經濟增長點,進一步推動區域繁榮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