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集裝箱航運行業似乎迎來了一個意外的“黃金年”,盡管面臨一系列不確定性,航運公司卻依然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成績。
Alphaliner的最新財務分析報告顯示,盡管航運公司面臨不斷上漲的運營成本,尤其是因為紅海危機導致的繞行航線帶來的額外費用,市場需求的強勁回升和運費上漲使得2024年的盈利表現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期。
航運業的利潤增長,正是在全球局勢動蕩和運輸成本飆升的雙重壓力下展現出令人驚訝的韌性。根據航運分析師Lars Jensen的觀點,如果沒有紅海危機的干擾,航運公司可能會在2024年遭遇虧損。他指出,在2023年第四季度,許多航運公司還處于虧損狀態,市場普遍預期2024年將迎來約10%的運力增長,而需求僅增長3%至4%,這意味著全球航運市場面臨嚴峻的產能過剩風險。事實上,2021年和2022年疫情期間積累的收益大量轉化為新船訂單,而這些新船一經交付便迅速投入市場,原本預計將加劇價格競爭并壓低運費。
然而,2023年末爆發的紅海危機——由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裝發起的對國際商船的襲擊,改變了這一局面。隨著襲擊愈加頻繁,航運公司不得不調整航線,避開紅海,選擇繞道非洲南部并通過好望角。這一航線的長度較長,航運成本隨之增加,但卻有效避免了原本可能出現的產能過剩局面,甚至使得運費價格迎來了“飆升”機會。
持續增長的需求與高漲的運費
根據Alphaliner的數據,2024年集裝箱航運的噸英里需求增長了20%。這一增長得益于市場需求的復蘇,尤其是在全球經濟逐步回暖的背景下,國際貿易需求強勁。與此同時,繞行好望角所帶來的航程增加,也推動了航運成本的上升。例如,馬士基在2024年初便面臨了燃料成本大幅上漲的問題,其燃料費用同比增長了23%,主要是由于船隊的航線調整導致的燃料消耗激增。2024年,馬士基消耗的燃料總量達到850萬噸,比去年增加了16%。
除燃料費用外,集裝箱的裝卸費用也大幅上漲,導致整個航運成本的提升。然而,航運公司在這場危機中并沒有手軟,他們迅速提高了運費,以彌補因繞道而增加的成本。與此同時,盡管航運公司在疫情期間曾因延誤、缺少集裝箱和港口擁堵等問題遭遇批評,但在紅海危機的背景下,他們的表現卻獲得了客戶的理解和支持。正如Xeneta的首席分析師彼得·桑德所指出的,航運公司通過調整航線應對挑戰,并且客戶并未像疫情期間那樣嚴厲指責航運公司。
客戶支付更高費用的現實
對于航運公司而言,提升運費是彌補成本上升的重要手段。正如Lars Jensen所說,“客戶支付的費用顯然是航運公司盈利的關鍵所在。”這一點在2024年的航運市場中得到了充分體現。在紅海危機的背景下,雖然航運公司需要支付更多的燃料和港口費用,但這些額外的費用最終由貨主和貨代公司承擔。這一現象與2021年和2022年疫情期間的情況相似,當時航運公司通過提高運費應對空前的市場需求,而這一做法在2024年繼續上演。
盡管航運公司普遍面臨較高的成本壓力,但大多數客戶并未對其提出強烈批評,反而對航運公司在紅海危機中的表現給予了理解。這不僅是因為航運公司能夠有效應對突發情況,還因為市場需求依然強勁,航運公司能夠在這一市場中維持較高的盈利水平。
未來的挑戰與機遇
2024年航運行業的盈利表現令人驚嘆,但行業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仍面臨許多挑戰。首先,航運公司必須應對不斷上升的環保壓力,尤其是在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ETS)實施后,航運公司需要為其排放的碳支付費用。據Alphaliner的分析,馬士基已經為其碳排放支付了近1.3億美元的費用,這為航運公司帶來了額外的成本壓力。因此,未來航運公司如何在盈利與環保之間找到平衡,將是行業發展的關鍵。
其次,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航運公司必須加強服務質量的提升,尤其是在準時性和貨物追蹤等方面。盡管在紅海危機期間航運公司能夠保證較高的運輸效率,但這種情況是否能夠持續,仍需要依賴航運公司在技術創新和管理上的不斷改進。
此外,航運公司也應當關注全球供應鏈的變化,尤其是中國、美國和歐洲之間的貿易摩擦可能會帶來的風險。隨著國際貿易格局的變化,航運公司需要靈活調整戰略,及時應對市場需求和運力變化。
2024年集裝箱航運行業的表現超出了許多人的預期,紅海危機成為了航運公司意外的“財務禮物”。然而,雖然航運公司今年能夠在挑戰中保持盈利,但行業面臨的長期壓力依然不容忽視。航運公司需要在提升盈利能力的同時,積極應對環境法規的挑戰,推動綠色航運發展。此外,提升服務質量和加強客戶關系管理,也將成為航運公司在未來市場中立于不敗之地的重要因素。
總的來說,集裝箱航運行業在2024年迎來了一個黃金年,但能否持續這種增長勢頭,仍需行業各方共同努力,抓住每一個潛在的機遇,規避可能出現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