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4套光伏設備及元件通過汽運模式陸續抵達山東港口煙臺港萊州港區,該批設備在完成模塊結構拼接后,吊裝上船發往東營市墾利區。這是煙臺港首次承接國華HG14海上光伏1GW項目的吊裝及海上運輸作業,彰顯了煙臺港作為中國北方件雜貨物流樞紐港在件雜貨供應鏈中的重要地位,為山東省打造技術先進、生態友好、智慧融合的“環渤海、沿黃海”雙千萬千瓦級海上光伏基地和建設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貢獻港口力量。
光伏項目作為“新三樣”之一,已成為展現中國制造邁向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的嶄新名片。2024年7月初,國家能源集團首個GW級海上光伏項目——國華投資山東HG14海上1GW光伏項目經國務院批準,獲自然資源部批復,取得海域使用權證,成為山東省內首個經國務院批準的立體確權海上光伏項目,也是國內首個采用大型海上鋼桁架平臺式固定樁基的光伏項目。據了解,海上光伏是指在海面上建設的光伏電站,是光伏發電的一種新型利用方式,與陸上光伏最大的不同在于,海上光伏將發電站從陸地搬到了海上,具有不占用陸地稀缺土地資源,易與海上風電、海洋牧場等產業相結合的特點。
煙臺港緊緊把握山東省縱深推進能源革命、加快能源轉型的重要機遇期,強化“首位意識”“首位擔當”,瞄準“環渤海中心港”“特色業務領先一流”新方位,以特色供應鏈體系建設為突破口,與船公司、項目方聯合營銷,深耕“新三樣”市場。業務開展期間,各方以港口作為供應鏈的關鍵節點,通過“公轉水”模式搭建起光伏設備運輸多式聯運“綠色大通道”,形成集“光伏模塊生產、汽運短倒、港口堆存吊裝、船舶運輸、橋架安裝及電纜敷設、海上吊裝就位”閉環式直達終端客戶的“端”到“端”一站式綜合服務方案,提升光伏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為山東省加快推進源網荷儲一體化試點項目建設提供有力保障。
為保證本次光伏設備運轉效率,煙臺港萊州港公司高度重視,成立項目攻堅專班,定制專屬吊裝作業方案,一站式整合調動“人、機、場、貨”生產資源,確保各生產環節有序銜接。針對光伏設備特有的存儲與作業需求,對港區內現有的閘口、停車場等關鍵區域重新規劃布局,劃分出光伏設備作業專屬區域。設備及元件抵港后,萊州港區為其開通綠色通道,安排專人盯靠,全力協同客戶進行設備的卸載與組裝作業。船舶作業前,光伏裝卸專班提前召開船前會,明確光伏設備吊點、作業工藝和安全注意事項,保障光伏設備吊裝的流暢性,圓滿完成此次裝船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