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領域的行業數據,“變身”可以交易的數據產品。在2月20日舉行的“數聚玄武 航領未來”數據產品簽約儀式上,由玄武區玄武門街道轄區企業開發的一款數據產品,“上架”不到1個月即簽訂了交易合同。這也是南京市首單成交的航運數據產品。
此次交易的數據產品由江蘇海宇航務工程有限公司開發。2013年起,企業扎根玄武門街道深耕航運航務市場。一次走訪中,玄武門街道聯合玄武區數據局組成企業服務小分隊,帶著數據產業服務與政策敲開企業大門,啟發了企業將數據資產化之路。
“由江蘇海事局指導,玄武區數據局、玄武門街道‘助跑’,企業利用多年市場經驗開發出航運數據產品。”據江蘇海宇航務工程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一產品可看作是為某款船舶量身定制的“情況說明書”,目前主要面向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例如,保險公司在開發船舶險、貨險等金融產品時,通過這一數據產品可以加深對船舶航運業務情況的了解,從而預判風險,更加精準規劃。
今年1月24日,這一數據產品取得了《數據產品登記憑證》,在南京市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正式“上架”,不到1個月就吸引來了“買家”。當天,江蘇海宇航務工程有限公司與平安財險江蘇分公司簽訂交易合同。
“這是一次強強聯合、互利共贏的跨界合作。”江蘇海事局國資委主任、二級巡視員鄭躍峰表示,此次交易也是航運數據要素在船舶融資、供應鏈金融等領域的價值示范,不僅為產業降本增效提供了新引擎,也為風險管控、資源配置、市場預測等領域開辟了新可能。
以更優質的“土壤”推動數據產業“拔節生長”。玄武區搭建數據產業服務發展矩陣,集聚江蘇國際數據港、玄武大模型工廠、科大訊飛等平臺與企業,以及中國質量認證中心、聚合數港、法德東恒等服務機構,“一站式”提供數據治理、數據產品開發、數據應用場景挖掘、法律認證等全流程全鏈條服務。
行業數據在融合中開拓視野。當天,江蘇省氣象局、江蘇省地質調查研究院、江蘇國際數據港、江蘇海宇航務工程有限公司簽訂行業數據融合發展戰略協議,未來將加強氣象、衛星、航運等數據融合聯動,“擦”出發展“火花”。
全市首單航運數據產品落地,全區數據產業發展加速“駛向”深海。玄武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陳可科表示,今年,玄武區還以江蘇國際數據港為樞紐,通過數據要素價值挖掘,釋放數據要素“乘數效應”,更好賦能全省產業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