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運作為國際貿易運輸的主力軍,承擔了近90%的國際貿易運輸量,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實現海運業高質量發展,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擔當。
新華財經福州9月8日電(記者劉夢瑤 楊敏)在日前召開的絲路海運國際合作論壇上,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主任張寶晨表示,海運作為國際貿易運輸的主力軍,承擔了近90%的國際貿易運輸量,為“海上絲綢之路”建設做出了重要的歷史性貢獻。實現海運業高質量發展,是“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新擔當。
“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一條集物流、商流、資金流、技術流、信息流等多流而匯融的經濟走廊,是一條沿路各國和地區共同實現和諧發展的通道,也是一條使沿路各國文化相得益彰、交織共鳴的“藍色夢想之路”。
——張寶晨在演講中說。
海運是高效物流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現代物流的領導者。我國與海絲沿線港口合作建設所取得的成績,正促進沿線港口及腹地有效銜接,完善物流通道和網絡體系,并為促進資源要素的跨區域流動和優化配置,有效提升區域間商品流通效率和降低流通成本發揮重要作用。
張寶晨指出,海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實質是在正確價值理念引導下的海運系統再造。通過再造,使古老的傳統產業轉變成“安全保障有力、服務便捷高效、綠色智慧引領”的海運新系統。以推進互聯互通為重點,圍繞暢通、平安、智慧、綠色、文明等方面,實現高質量發展目標。
對于“絲路海運”建設,張寶晨建議福建省下一步積極推進“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推行國際貿易和通關“單一窗口”制度,實現“進口直通、出口直放”,共建一體化的通關體系,進一步促進沿線國家和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