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集團9月7日公布第二季度業績。報告期內,集團實現營收77億美元,同比增長35%。調整后的EBITDA為9.54億美元。
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16以及收購基華物流的影響,達飛集團第二季度凈虧損1.09億美元。
達飛集團第二季度主要經營數據
具體來看,海運板塊第二季度營收為60億美元,同比增長4.6%。降本措施取得成效,調整后的EBITDA上漲60.1%,達到3.436億美元。第二季度海運業務凈利潤為230萬美元。
達飛集團海運板塊第二季度主要經營數據
貨運量方面,第二季度同比增長6.3%,達到552萬TEU,主要是區域內航線實現增長,以及美國航線表現良好。
在今年一季度業績公布時,達飛集團曾明確了旗下幾大品牌的定位。正利航運(CNC)專注于亞洲區域內市場,澳亞航運(ANL)專注于澳大利亞和大洋洲市場,而Containerships負責歐洲區域內市場。
達飛集團表示,今年初實施的降本計劃發揮了作用,具體措施包括:合理優化航線,持續改善運營效率,降低物流成本,減少集團旗下船舶的消耗。第二季度單箱運營成本較第一季度減少了51美元。
在物流業務方面,達飛集團重點提到了對基華物流的整合。
在成功收購基華物流后,后者實施了新的管理架構,達飛集團主席、首席執行官魯道夫·薩德成為基華物流董事會主席,Nicolas Sartini擔任首席執行官。
通過整合公司的管理團隊和部門職能,達飛集團物流業務的領導力和管理能力正在加強。
達飛集團稱,在地緣政治充滿不確定性的情況下,集團繼續致力于提升運營效率,控制成本。此外,收購基華物流所產生的積極影響,將幫助集團豐富業務板塊,降低單一的海運業務的風險。
展望下半年,達飛集團表示充滿信心,預計表現將優于上半年。集團將繼續改善財務業績并調整產品,為客戶提供優質的“端到端“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