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運咨詢公司SeaIntelligence首席執行官兼合伙人Lars Jensen近日表示,未來幾年,集運市場面臨以下五大挑戰。
IMO2020
2020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的0.5%限硫令是整個國際航運界都將面臨的挑戰,而且有不少警告稱,合規燃油短期缺貨將導致供應混亂。
Jensen不太擔心限硫令對集運的影響,“我不認為這個問題會毀掉整個行業,但是它會造成一些暫時性的麻煩,直到所有事情塵埃落定。它會造成短期陣痛。”
經濟衰退
Jensen指出,衰退是全球經濟周期不可避免的,距離上一次全球經濟危機已經超過10年。當下一次衰退來臨,他相信集運行業會比2008年時應對得更好。
“從運價形成的角度看,市場比過去10年穩定得多,而且我認為這是行業整合的結果。其實運價并不高,但是整合后,運價相比以前更穩定了。這是因為承運人在控制運力方面做得更好了,我們看到艙位利用率得到大幅提升。”
貿易戰
Jensen認為,中美貿易戰的潛在影響力并沒有人們擔心的那么大。這是因為美國進口商并沒有將制造業從中國轉移回美國,相反,他看到兩種潛在影響:
一是美國消費者開始轉向購買較便宜的商品。“但對集裝箱航運影響不大,無論是100美元的T恤還是5美元的T恤,在集裝箱中所占的空間是一樣的。”
二是美國進口商轉從越南、泰國等其他國家進口商品。“這樣會改變出口港,但是不會改變貨量。”
但Jensen認為,貿易戰會導致經濟衰退。
數字化
在Jensen看來,數字化是當今集裝箱航運的一個重要議題,他會轉變行業運行和滿足客戶需求的方式。
“數字化和技術已經從前瞻性的愿景轉化為行業具體的發展方向。但這不代表整個行業會在明年實現數字化,這個過程需要5-10年。它的牽引力在慢慢增強。”
環境問題
未來20-30年,集運業面臨的最大也最重要的議題是到2050年底前減少碳排放50%。
Jensen將IMO2020視為這一過程的開始。“未來肯定會有針對其他排放種類的更加強有力的監管措施出臺——大部分針對CO2,但也會針對NOx和顆粒物。”
Jensen 說:“整個行業需要做出決定。對于全球航運業的轉型來說,僅有少數公司發展這些技術是不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