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日,總投資17.74億元的廣州港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泊位擴建工程正式開工。該工程項目擬新建2個10萬噸級通用泊位、1個4萬噸級雜貨泊位,工程設計年通過能力為1249萬噸,預計于2022年3月投產。
擴建工程完工后,南沙糧食通用碼頭將形成擁有9個糧食及通用泊位、10個駁船泊位、港口岸線約3.6公里、年設計貨物通過能力達3600萬噸的大型深水港口碼頭。
據廣東省糧食局網站數據,2018年廣東省糧食消費量與產量產需缺口進一步擴大。全年糧食消費量約5400萬噸,同比增長3.1%,近5年年年均增長100萬噸,年內從外省采購和進口糧食合計約4100萬噸,糧食供需缺口巨大。
目前,全省糧食調入主要從國外進口以及從國內其他省份調入,運輸方式主要通過港口和鐵路調入,水路調入約占糧食調入量的80%。廣州港是華南地區主要的糧食中轉港口之一。2018年,廣東水路接卸糧食約為3300萬噸,其中廣州港糧食貨類累計完成1760.5萬噸,占全省接卸量的五成。
為了滿足腹地經濟對糧食運輸持續增長需求,這兩年來,廣州港再次加碼糧食作業能力建設,相繼開工了新沙二期專業糧食碼頭、南沙糧食碼頭筒倉二期及南沙糧食及通用碼頭擴建工程。
到2020年廣州港新沙港區11號、12號通用泊位和南沙糧食通用碼頭筒倉二期項目建成,2022年廣州港南沙港區糧食及通用碼頭擴建工程建成后,廣州港將擁有萬噸級糧食及通用泊位21個,糧食通過能力超過3500萬噸,糧食倉儲能力將超過260萬噸,能更好地保障區域糧食供給。
廣州港股份方面表示,擴建工程是廣州港持續提升航運樞紐能級、打造珠江西岸服務品牌又一重要舉措。項目建成后,廣州港將改變港口發展受制糧食通過能力、倉儲能力的歷史,廣州港南沙港區作為粵港澳大灣區物流分撥中心和糧食集散中心的核心樞紐地位將得到進一步鞏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