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茂波:善用科技及做好硬件配套 保持香港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優勢
中新社香港9月22日電 香港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22日發表題為《物流、商務與科技》的網志,他指出,香港可以透過創新及善用科技、做好硬件配套等,進一步提升香港商務、物流及貨運業的營運效率,以長遠保持香港作為國際航運貿易中心優勢。
陳茂波認為,香港難以掌控外圍宏觀形勢變化,但卻能主動及持續地提升自身競爭力。他舉例指出,上星期物流及供應鏈多元技術研發中心(LSCM)于香港科學園舉辦了“物流高峰會2019”,匯聚了近1000個學術界、業界及特區政府代表,一同探討如何利用創新科技,提升業界的競爭力,創造及發掘更多商機。其間LSCM更與合作伙伴展示他們所研發的新技術,包括運送機械人、智能服務機械人、智能倉庫等,探索及研究科技如何能為業界優化運作,提升效率和職業安全。
陳茂波介紹,LSCM自2006年成立以來,一直跟業界、大學及公營機構緊密合作,并共獲得創新及科技基金約7億港元的資助,至今已推展了逾160個項目,當中有部分已獲得公營部門采納,讓研究成果在現實場境中得以應用,例如“跨境一鎖計劃”,跟香港海關合作,以物聯網及電子關鎖應用技術提供無縫清關,減省通關時間;“香港——珠海貿易便利電子平臺”,與珠海電子口岸合作,研究利用大數據分析及人工智能技術,為物流業提供有效的工具及信息,提高貿易報關效率,有助大灣區的中小微企把握“一帶一路”及環球貿易的商機;“調協機場資源分析系統”,與香港機場管理局合作,推出一套監察行李手推車供應情況的自動化系統,實時發出提示,從而提高香港國際機場管理行李手推車的效率等。
除了善用科技,陳茂波強調,特區政府也會做好其他硬件配套。為應對全球電子商貿蓬勃發展的趨勢,特區政府將在香港國際機場貨運區興建一座高端物流中心,它將是全港第三大物流倉庫,以推動高增值的第三方物流,預計2023年落成并投入運作。特區政府亦積極研究重建香港國際機場的空郵中心,引入先進設備,提升其效率及容量。而機場第三跑道系統計劃亦正全力推展,預計落成后機場每年最高可處理超過1億人次的客運量及900萬公噸的貨運量,滿足未來十多年的需求。
陳茂波相信,這些措施均從不同方面提升香港在貿易物流、倉儲、運輸及清關的效率,即使不能瞬間為我們解決眼前的挑戰,但只要我們繼續深耕細作、務實地不斷改進和創新,建構更具效率的物流及相關系統,一定可以為業界現在及未來的發展提供更有利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