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拉低的不僅僅是中國的石油需求,還包括歐洲和美國的。
原圖來自網絡,版權屬于原作者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原油市場。截至今年6月,其今年的原油進口量約為970萬桶/天。在2018年上半年中美貿易爭端發生前,中國是美國原油的最大進口國,日均進口量為37.7萬桶。今年2月,美國原油出口量降至41600桶/天。9月1日,中國開始對美原油進口征收5%的關稅,可能將導致美國對中國的石油和液化天然氣出口出現進一步下滑。這里,我們來研究一下當前貿易戰對美國石油和天然氣行業的影響及其解決方案。
貿易戰對美國原油出口的影響
盡管美國出口商加大了對印度和韓國的原油出口力度,但是仍無法彌補中國市場所帶來的損失。美國頁巖油氣勘探和生產公司9月份的產量已經增長至1240萬桶/天,因此不得不面對產量增長和油價下跌帶來的壓力。例如,一年前,西德克薩斯中質原油價格約為75美元,但2019年9月底僅報55.47美元。受低硫油產量增長的推動,二疊紀盆地的產量已經增長至450萬桶/天,而美國國內的煉化廠多設計用于處理重質高硫混合原油,因此很難在國內找到市場。為此,美國能源公司已經削減了對于新的鉆井和完井的支出。美國鉆井平臺數量當前為860座,創下2018年2月以來的最低點。
美國LNG所面臨的問題
中國是僅次于日本的全球第二大LNG進口國。根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的數據,在2018年前6個月中,美國LNG占中國LNG進口總量的7%,中國全年共接卸33批貨物。相比之下,新華社在7月的一份報告中指出,2019年前6個月,中國僅從美國進口了3批LNG。幸運的是,美國LNG出口商們在歐洲成功找到了市場。今年,歐洲市場已占美國LNG出口量的40%。
當前,有10個LNG出口項目正等待美國聯邦能源管理委員會的審批,而中美貿易戰為這些項目蒙上了一層不確定的陰影。這些項目投資數十億美元,因此需要確保長期客戶,才能具有商業可行性。預計到2024年,中國的LNG進口量將至少上漲40%,是一個快速增長的巨大市場,而美國需要介入其中。但是,當前的不確定性正在推遲這些項目的最終投資決定。
能源業還間接的為美國鋼鐵的進口稅買了單。管道需要使用鋼材,而鋼鐵關稅不僅增加了新的建造成本,還加劇了墨西哥灣港口新的出口管道項目的不確定性。例如,Plains AllAmerican Pipeline LP公司計劃向其新石油管道的用戶征收一筆費用,用以補償鋼材成本的上漲。
中美貿易戰不僅放慢了中國這一全球增長最快的經濟體對石油的需求,對歐美國家也是如此?,F在,人們擔心即將會出現經濟衰退,進一步抑制全球對石油和天然氣的需求。
中美和解的影響
如果能妥善解決中美貿易戰,將可以改善當前的市場情緒,使全球經濟從中受益。需求、投資、油價和利潤率都有可能出現反彈。但是,真正的問題是,中國是否將在未來向美國石油和天然氣敞開大門。美國可能已經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最終走勢將會如何,我們靜觀其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