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連續一系列無關事件的推動和相互影響下,超大型油輪VLCC運價飆升,10月11日升至300000美元/天的高位,單日漲幅高達50%,幾乎達到過去15年來的最高水平。
根據Poten & Partners的數據,目前,VLCC的運費率在200000-300000美元/天之間,而上一次VLCC運費率突破100000美元/天的水平還是在2015年冬季。
Poten & Partners指出,目前VLCC運費率的水平幾乎與15年前類似,而當時差不多是油船超級周期的開始。在2004年冬季,VLCC運費率同樣達到了250000美元/天,但這是在2004年早些時候VLCC運費率已經數次突破100000美元/天之后才實現的。
4周前,從阿拉伯灣到中國的TD3航線VLCC運費率為27300美元/天,2周前這一數字增加一倍達到約53000美元/天,一周前又再翻一番增至95000美元/天。
從美國墨西哥灣出口石油到遠東地區通常以VLCC運輸,10月10日部分VLCC針對這一航線收取的運費率超過120000美元/天,高于全球平均的94124美元/天。而在美國9月25日的制裁之前,全球VLCC運費率平均僅有18284美元/天。
有專業人士指出,這次演出超級行情是四大因素匯集所致,由于剛結束的中美貿易談判,大陸油輪遭制裁案未獲進展,短期內難以壓低運價。
VLCC運費率高漲的導火線是9月14日沙特石油設施遇襲事件,暫時削減了沙特石油產量,各國為增加安全庫存量,開始搶運原油,VLCC運費率開始上漲。
緊接著在9月25日,美國以違法運送伊朗原油為由,宣布對包括大連中遠海運油運等6家中國公司實施制裁,VLCC運費率開始飆漲。中遠海運擁有約50艘VLCC,占全球提供服務的VLCC運力約6%,市場運力供給頓時緊縮,運價快速攀升。
Poten & Partners表示:“在2019年的前三個季度中,油船收益一直不高,但在這一個月的時間內增長了10倍。”
Poten & Partners認為,VLCC運費率增長如此之快,并沒有一個主要原因,而是許多不同因素在共同作用、相互推進。
首先,經過數年慘淡的盈利之后,油船市場開始變得更加平衡。中東歐佩克的出口削減所帶來的負面影響被美國長途運輸所抵消,這對市場表現有所幫助。同時,對伊朗和委內瑞拉的制裁減少了閑置生產能力,并增加了地緣政治的不確定性。
隨著伊朗和委內瑞拉石油出口遭到美國制裁、沙特尚未恢復9月遭攻擊前的產量水平,油商紛紛轉向購買美國原油。加上北半球冬季臨近而使能源需求不斷增加,更促使亞洲和歐洲的石油進口商拼命尋找船舶來應對需求,但美國距離亞歐的航程遠大于沙特,使VLCC需求大增而推升運費率。
最重要的是,煉油業和油運業已開始為IMO 2020船用燃料法規做準備,煉油廠一直在生產合規燃料,預計海運業對低硫燃料的需求非常龐大,國際油商紛紛租用VLCC作為浮式儲油裝置,集結在亞洲加油大港新加坡的水域,目前估計已經超過20艘,影響了可用船舶運力。另外,部分油船船東安排現有船舶入塢安裝廢氣洗滌器,也收緊了運力供應。
此外,一系列無關且不可預測的事件迅速推動了市場的發展。“在沙特襲擊和中遠制裁之后,一些租船人開始對最近幾個月停靠委內瑞拉的油船進行排查,這給本來緊張的油船市場又增加了不確定性,” Poten & Partners表示。
厄瓜多爾最近也宣布,由于國內動亂升級,厄瓜多爾大部分原油出口受到不可抗力的影響。10月11日,伊朗一艘蘇伊士型油船在紅海遭到導彈襲擊,這一事件可能是導致目前油船運費率激增的原因。
國際獨立油輪船東協會(Intertanko)負責人Paolo d'Amico指出,目前航運市場充斥大量混亂而不明確的因素,油商們擔心受美國多起制裁行動沖擊。
船舶經紀公司Allied Shipbroking研究與價值部負責人George Lazaridis稱,中遠海運子公司被制裁引起航運市場震撼,地緣政治令航運市場泡沫愈吹愈大至爆破為止。
“歷史經驗告訴我們,收益可以迅速上漲,也可以迅速下降。不過,IMO 2020仍將給市場帶來重大影響,當前油船手持訂單規模也不大,雖然世界上有近800艘VLCC,但油船即期運費率是由占船隊運力不到50%的現代化船舶主導的。預計市場將會保持強勁,盡管會有些許波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