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流砥柱——武漢航運中心陽邏集裝箱樞紐港
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發展,得到了中央、省、市各級各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重視關心和大力支持。近日,部分全國、省、市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及市民代表走進武漢新港,實地調研陽邏港鐵水聯運一期、新港空港綜合保稅區陽邏園區和陽邏港二期等,并圍繞武漢長江航運中心建設、陽邏港綠色發展和武漢新港高質量發展等進行座談。座談會上,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對陽邏港發生的歷史巨變表達由衷地贊嘆,對武漢航運中心建設和未來的發展紛紛建言獻策。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視察鐵水聯運一期工程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取陽邏國際港鐵水聯運項目發展規劃介紹
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聽取武漢電子口岸智能通關服務系統介紹
葉青:推動雙體集裝箱船建造
(省政協常委、省統計局副局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博導)
武漢新港近幾年發展很快,成就可圈可點。比如,鐵路入港,鐵水聯運一期投入運營;1140船型投入運營,是運輸方式的轉變;綜保區投入使用,搭建對外貿易平臺等等。
根據《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發展規劃綱要》,建議由新港委牽頭,論證實施推動雙體集裝箱船建造。雙體集裝箱船就是兩個船體并排相連,雙流線型船體使阻力更小,比同噸位單體船運力提高近40%。6月28日,宜昌已經下水了全國首艘雙體集裝箱船,裝載量可以在180個集裝箱的基礎上,多裝50個集裝箱。陽邏港可在“1140”船型的基礎上研制雙體集裝箱船,從而實現《綱要》中提出的“規劃建設7米以上深水航道,研發2萬噸級散貨船和2000標箱集裝箱船型”。
孫東林:加強航運中心宣傳
(省人大代表、武漢市工商聯副主席、湖北信義兄弟公司董事長)
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建設,已上升為國家戰略,也是武漢市委、市政府近幾年的重點工作之一。
武漢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有目共睹。航運產業對武漢城市經濟發展的貢獻度已經超過10%。陽邏港已成為湖北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成為武漢的一張靚麗名片。要加大對武漢航運中心的對外宣傳,讓全社會都認識到航運中心對武漢發展的推動作用,從上至下更加重視支持航運中心建設。
張文喜:新港建設帶動當地老百姓致富
(全國人大代表、新洲區潘塘街陳玉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作為一個新洲人,親眼所見陽邏的巨變。陽邏港近10年來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荒村荒灘變成國際大港,湖北,乃至中部的貨物,從這里走向世界各地。我們以陽邏港為驕傲,以武漢新港的變化而自豪。
陽邏港是新洲對外一張靚麗的名片,不僅給新洲帶來美譽度,同時助力新洲的發展,成為新洲經濟起飛的重要引擎,也帶動了當地老百姓脫貧致富,為陽邏當地解決近萬人就業。
地方政府和百姓要大力支持武漢航運中心建設,提供一切便利條件,為航運中心建設貢獻力量。
胡先進:陽邏港促進陽邏開發區發展
(市人大代表、新洲區陽邏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
我是一名陽邏人,親眼所見陽邏港變遷,從一個偏遠小鎮到如今的國際大港。2000年以前,陽邏發展十分緩慢,陽邏港一期2004年2月9日開港運營。開港那天,陽邏街敲鑼打鼓,是陽邏地區劃時代的日子,從此改變了陽邏的發展軌跡。
隨后,陽邏二期、陽邏三期先后陸續開港。與此同時,一些大型企業隨著陽邏港建設,也開始在陽邏開發區落戶。 世界500強法國阿?,m、德國西門子等先后落戶陽邏,陽邏經濟開發區目前已成為湖北省、武漢市重點對外開發區,是新世紀武漢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點?!翱梢赃@樣說,沒有陽邏港,就沒有陽邏開發區蓬勃發展的今天”。
陽邏國際港要加快轉型發展,創新驅動港口升級。加快武漢航運總部區建設,推動現代航運服務產業要素集聚。加快現代化港口進程,把物流優勢轉化為貿易優勢,突破性發展保稅經濟和口岸經濟。
黃騰:打造武漢航運企業品牌
(市政協委員、武漢恒基達鑫國際化工倉儲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
我從事物流運輸很多年了,經常來陽邏,對陽邏的發展變化是最有感觸的。武漢新港管理委員會是2010年掛牌成立。這些年奮力拼搏,從先期大建碼頭,進而廣辟航線,再大力發展航運服務,后又全面發展航運產業,走出一條內陸地區建設航運中心的探索、發展之路,基本形成了武漢服務長江流域的航運樞紐格局,建成了航運中心的功能框架體系。是值得點贊的。
要推進陽邏港對武漢?;肺锪髦行牟①徴?,嚴格分類分區作業管理,實現江南江北“一體化”的統一運營。實現陽邏港區域江南江北港區的?;反a頭的統一運營,有利于統一規劃,一盤棋運作,更好地服務于武漢產業的發展。
李萬軍:把陽邏港建成陜西的“出海口”
(市人大代表、湖北省陜西商會會長)
第一次來到武漢新港,看了現場,聽了介紹,我感觸很大。用三個詞來形容我的心情:非常震撼、非常自豪、非常自信。
我震撼于武漢港口事業的飛速發展,新港“鐵水聯運”的完美結合,“雙裝雙卸”“一裝一卸”的合理布局,實現了時間與效率的互補,構筑了江城的立體化交通網絡,武漢城市綜合運輸的軟硬實力同步提升。震撼于武漢新港朝氣蓬勃的管理團隊,從他們洋溢自信的面龐、高效行動的節奏、激情四射的闖勁,我看到了這個通江達海、“一帶一路”堅強后盾的現代港口的美好未來。
最大的振奮是,武漢鐵水聯運一期工程投入運營后,打通了“上海等沿江沿海地區—武漢—陜西”的聯運通道,使鄂陜兩地物流貿易更加便利。武漢是我的第二故鄉,以后我會推動武漢與陜西的貿易往來,通過這條通道,加強湖北與陜西的資源共享,實現共同發展。
希望武漢加快推進陽邏港的發展,把陽邏港建設成真正的出??冢彩俏覀冴兾魅说摹俺龊?凇?。
耿漢平:新港發展提升湖北外貿品質
(市政協委員、湖北凱安實業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江水奔流波濤急,巨臂起吊顯威力。鐵水聯運樞紐現,一帶一路荊楚衢”。參觀武漢陽邏港發展成就,感慨萬千。全省80%以上的進出口貨物和80%的集裝箱運輸是通過武漢新港實現的,陽邏港已成為湖北武漢參與國內國際經濟分工的重要窗口和咽喉。我聽到這個消息十分欣喜、震驚。
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在湖北省外貿系統從事國際貿易工作。想當年,我們出口的所有貨物,要么通過內河班輪,要么通過火車,要么通過卡車運抵上海、廣州黃埔,然后再通過遠洋貨輪轉運香港或者歐美。交貨期時間長,而且運輸成本高,效率極低。運輸成為當時我省對外貿易發展的瓶頸,嚴重地制約了我省對外貿易的發展。
今天,武漢陽邏港已發展成內陸港口的翹楚,集裝箱吞吐量超過160萬,航運交易54億元。作為一名武漢市民,一名曾奮斗在外貿行業的工作者,感到由衷的自豪和光榮。
李國強:加快武漢直航世界港口城市
(市政協委員、武漢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參觀武漢新港后,感觸很深。武漢新港委在抓航線開通和培育方面,深入扎實,卓有成效?!拔錆h至上海洋山港”江海直達天天班,成為長江的品牌航線,從而奠定了武漢長江中游航運中心的地位。
但是,目前武漢沒有直達國外的集裝箱航線,也沒有既能進入長江內河(南京以上)、又能漂洋過海的集裝箱專用船舶,成為武漢參與國際化競爭的短板。
聽聞武漢新港委牽頭,已建造500箱級近洋直航集裝箱船,今年底將開通到日本的直達航線,這個消息確實振奮人心,這也是武漢拉近與世界發達城市距離的重要一步。
陳國盛:推進智慧生態化港口建設
(市政協委員、武漢市工程咨詢部教授級高級工程師)
彈指一揮間,陽邏港已從記憶中的幾個破舊水泥碼頭和輪渡碼頭,一躍變身成為國際化核心港區。這一巨變,得益于省市各級歷屆政府接力中部崛起的自我加壓,更得益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的落地開花。
前幾天從長江日報上看到,花山港實現無人駕駛轉運車穿梭于港區,轉運集裝箱,不需要人工干預,遇到紅燈或行人自動停下來,全自動化操作,花山港邁向“5G智慧港口”。得知這一消息后我十分激動。
最近,市委全會提出,要突出智慧化,搶抓5G規模化商用契機,更大力度推進物聯網等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建設,打造“人工智能+”城市應用場景,建議武漢新港從傳統港口向智慧港口轉型。同時加快港口生態化建設,把武漢的港口建成綠色示范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