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印發 《廣西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的通知
各市人民政府,自治區人民政府各組成部門、各直屬機構:
《廣西加快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若干政策措施(修訂版)》已經自治區十三屆人民政府第42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廣西壯族自治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
2019年10月31日
為貫徹落實國家發展改革委《西部陸海新通道總體規劃》,根據《廣西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實施方案》要求,特制定如下政策措施。
一、支持海鐵聯運班列班輪、班車、航班開行
(一)支持企業常態化、規模化開行西部陸海新通道班列、班輪,運營企業對外公示多式聯運集裝箱收費“一口價”并承諾服務標準。
(二)中國鐵路南寧局集團有限公司對西部陸海新通道所有經北部灣港始發的鐵海聯運集裝箱班列給予鐵路運價下浮優惠。
(三)支持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鐵路集裝箱運輸有限責任公司等企業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
(四)支持企業開通廣西自治區內設區市至北部灣港的公路集裝箱班車、班列,推動廣西自治區內貨物經北部灣港運輸。
(五)支持開通南寧-東盟國際貨運航線,鼓勵國際航班利用腹艙發展國際貨運、電商快件等業務。
二、支持跨境公路鐵路運輸
(六)支持企業開行中國-中南半島跨境公路運輸班車。對經廣西邊境主要口岸往返中南半島國家、開行密度達到每月25班以上的跨境公路運輸企業予以支持。
(七)支持企業開行南寧-越南河內跨境鐵路班列。
三、降低物流和通關費用
(八)對經防城港港區、北海港區轉欽州港區的集裝箱貨物的港口服務及轉港運輸環節費用,按經欽州港區同一價格收費。
(九)對車輛運輸車和滿足國家交通運輸部標準(GB-1589)的集裝箱運輸車輛,在進出欽州、北海、防城港港域和東興、友誼關、憑祥鐵路3個口岸時,在廣西區內減半收取高速公路車輛通行費。
(十)繼續推進通關便利化改革,沿海口岸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逐年降低,其中2019年壓縮三分之一。
(十一)進一步完善口岸收費目錄清單管理,對口岸收費目錄清單實行“一張網”管理,實施動態調整,做到目錄清單之外一律不收費,接受社會監督。
(十二)加快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標準版艙單申報板塊和運輸工具申報板塊的推廣應用,將“單一窗口”功能覆蓋至廣西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和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等領域。
(十三)全面推進“進口提前申報”工作。鼓勵引導企業全面應用進口無紙化提前申報模式,提升該模式在水、陸、空、鐵各模式申報的使用比例。
(十四)推行進口大宗資源性商品“先驗放后檢測”模式,改進進境大豆通關放行方式,對進口鐵礦“先放后檢”的試行情況進行總結分析,根據海關總署統一部署,對沒有國家技術規范強制性要求、風險較低的大宗資源性礦產品推行“先放后檢”監管方式,進一步壓縮通關時長。
四、支持冷鏈物流體系建設
(十五)對往返北部灣港的西部陸海新通道海鐵聯運鐵路冷藏集裝箱重箱,在享受鐵路班列支持基礎上按不同運輸距離給予補助,運輸距離200-500公里按照不超過500元/40英尺集裝箱、運輸距離500-1500公里按照不超過1000元/40英尺集裝箱、運輸距離超過1500公里按照不超過1500元/40英尺集裝箱給予支持。
對往返北部灣港的公路冷藏集裝箱重箱,參照鐵路冷藏集裝箱補助標準給予支持。
(十六)支持建設冷庫設施。對在區內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建設10000立方米(以上)保鮮庫、變溫庫、氣調庫、立體自動化冷庫和查驗配套工程等冷藏設施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對單個企業按照最高不超過年度投資額10%、總補助額不超過500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
(十七)支持購置現代化物流設備。對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物流線路運營的運輸企業,購置GPS定位設備、節能環保冷鏈運輸車輛、全程溫濕度監控設備、蓄冷保溫(隔熱)箱、聯運冷藏集裝箱、標準托盤等設備用于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項目總投資2000萬元(以上)的,對單個企業按照最高不超過年度投資額10%、總補助額不超過500萬元的標準給予支持。
五、支持重點物流園區及重大項目建設
(十八)對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庫的物流園區,優先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重大項目,符合用地報批條件且通過“三級聯審”系統審查的,由自治區自然資源廳直接核銷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
(十九)對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庫的重點倉儲物流項目用地,對屬于優先發展產業且用地集約的項目,在確定土地出讓底價時可按不低于所在地土地等別相對應《全國工業用地出讓最低價標準》的70%執行。按比例計算后低于該項目實際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的相關費用之和的,應按不低于實際各項成本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出讓底價。
(二十)對于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重點物流園區,支持在物流園區發展裝配式建筑。
(二十一)對南寧國際鐵路港等重點物流園區出臺專項支持政策。
(二十二)將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重點物流園區產業發展規劃與建設規劃納入各級國土空間規劃,實現多規合一、統籌推進;推進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推行園區行政管理職能和開發運營職能分離,優化園區管理;支持企業參與園區建設和運營,由園區開發企業負責園區的規劃、建設、招商、運營等工作,推進建設專業園區,促進園區市場化運行、多元化開發。
(二十三)支持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跨省物流園區建設,支持各省份在北部灣港建設臨港產業園區。
(二十四)支持在經認定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物流園區內開展多式聯運提單、陸運提單、陸運運單融資等創新業務,提高陸路運輸單據在國際貿易結算、融資中的接受程度,為入駐物流企業融資提供便利。
(二十五)鼓勵廣西企業在西部陸海新通道沿線建設北部灣港無水港。對年度運至北部灣港集裝箱量3000TEU以上且經營滿1年的無水港,一次性獎勵不超過100萬元。
(二十六)爭取將符合條件的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項目(事項)納入國家相關規劃,爭取國家更大支持。
(二十七)全面貫徹落實全區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大會精神,加快重大項目審核審批,將西部陸海新通道的重大項目、關鍵項目列入自治區層面統籌推進項目,在財政等方面予以傾斜支持。
六、加大對西部陸海新通道有關企業和項目的金融支持
(二十八)擴大出口信用保險覆蓋面,鼓勵金融機構增加出口信用保險保單融資和出口退稅賬戶質押融資,加大對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沿線外貿企業尤其是中小微企業信貸投放。
(二十九)積極推進關稅保證保險改革,加快擔保改革創新,擴大稅收總擔保的運用范圍。通過一般信用及以上企業與保險公司簽訂有關協議,實現涉稅貨物“先放行后繳稅”。
(三十)加大對西部陸海新通道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的金融支持,積極爭取國內外投資機構、開發性、政策性金融機構支持名單內的關鍵、急需節點基礎設施項目資金需求。
(三十一)依托廣西綜合金融服務平臺,建立健全西部陸海新通道重大項目常態化“政銀企”對接機制。
七、支持引進和培育物流企業
(三十二)對全球排位前200名集裝箱班輪公司在廣西注冊子公司并參與北部灣港國際航線運營滿1年的,給予不超過10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不得重復享受類似項目的自治區財政獎勵資金。
(三十三)對在北部灣經濟區新注冊并經注冊地設區市發展改革委認定的班輪、貨代、船代、多式聯運企業,免征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其他新辦的企業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延續和修訂促進廣西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若干政策規定的通知》(桂政發〔2014〕5號)和《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關于印發加快珠江-西江經濟帶(廣西)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桂政發〔2016〕70號)等規定的,均可享受有關減免企業所得稅地方分享部分稅收優惠。同時符合上述政策規定的,企業可選擇最優惠的政策執行,但不得疊加享受優惠。
(三十四)對納入西部陸海新通道廣西重點基礎設施項目庫的重點物流園區建設運營企業及入駐企業,參加西部陸海新通道招商招展活動的展位費、特裝費等,按照不超過項目實際發生額70%的標準適當予以補助。
(三十五)對在廣西注冊并參與西部陸海新通道運營的物流企業引進的高層次人才,按照自治區有關人才政策規定享受相關待遇,做好高層次人才認定、落戶、子女入學、住房保障、社會保險、醫療保健等服務保障工作。
(三十六)支持企業按照自治區統一部署建設西部陸海新通道信息平臺。
有關政策自印發之日起施行,原印發的《自治區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關于印發〈廣西關于加快推進中新互聯互通南向通道建設的若干政策措施(試行)〉的通知》(桂南向辦發〔2018〕1號)同時廢止。
上述政策措施實施期限為2019-2021年,由自治區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指揮部辦公室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