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商務部相關負責人介紹了《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有關情況,其中提出,未來,還將適時更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激發和釋放進口潛力,積極擴大進口。
數據顯示,今年1-11月份,中國的進口規模總體穩定,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其中11月當月進口增速達到2.5%。從商品看,農產品、醫藥品、礦物肥料和化肥的進口額同比大幅增長。
商務部外貿司司長 李興乾:2018年我國進行了四次自主降稅,關稅總水平從上一年度的9.8%下降至7.5%,重點降低了部分工業品關稅,以及人民群眾需求旺盛的日用消費品和汽車關稅,對抗癌藥物實施了零關稅,全年減輕企業和消費者稅負約700億元。2019年,又對部分信息技術產品實施降稅。未來,還會適時更進一步降低關稅和制度性成本,激發和釋放進口潛力。
李興乾表示,總體來看,由于服務貿易、產業升級和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中國的進口需求強勁,潛力巨大,仍處在快速成長期。按照《指導意見》,我國將適時進一步擴大先進技術、設備和零部件進口;鼓勵國內有需求的資源性產品進口;支持日用消費品、醫藥和康復、養老護理等設備進口;促進研發設計、節能環保、環境服務等生產性服務進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