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國港口協會油港分會十一屆三次會員代表大會暨智慧綠色油港建設論壇上了解到,目前智慧港口建設如火如荼,信息化技術為港口物流服務的精細化、迅捷化、智能化提供了支撐,建設綠色生態“智慧油港”也已成為油港發展的趨勢之一。
智能化改造提升工作效率
山東港口集團青港國際黨委委員劉晉認為,傳統油港的“智造”之路必然是一個數字化到智能化的迭代過程,首先應以安全為中心,將港口的安全、業務、生產、設備等日常管理數字化,并通過信息化手段逐步推動油港向安全、高效、綠色、智能制造方向發展。
2019年11月28日,山東港口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該項目推出了山東港口自主研發、集成創新的全球首創氫動力自動化軌道吊、全球首創運用“5G+自動化技術”等6項全球首創科技成果,代表了當今世界最先進的全自動化碼頭科技水平,再次以中國“智造”、中國創造向全球港航業奉獻了“中國方案”。
中國港口協會常務副會長陳英明表示,未來,油港要借助智能化手段,進一步提升生產現場遠程操作普及率,將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應用于生產指揮、電子巡查以及溫度、可燃氣濃度等貨物狀態監管等領域,提升精細化、迅捷化、智能化管理水平,降低港口運營成本,提高運營效率和抗風險能力,打造技術密集型的“智慧油港”,促進港口可持續發展。
智慧運營助推港口轉
中國自控系統工程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張潤杰表示,智慧港口建設及管理將引領油港未來的發展。利用工業互聯網技術、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思維實現油港的自動化、信息化、智能化和無人化,同時這也是助推港口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和建設國際強港的信息化保障。記者了解到,當前油港智慧運營的環境已經初見成效,信息系統的體系基本搭建完成,貿易便利化的程度正在不斷加強。此外,眾多國內外港口企業已將信息化發展與自身發展戰略深度融合,提高港口運作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全面提升自身軟實力。
天津港以“互聯網+”為背景,設計了生產決策平臺、客戶服務平臺、綜合物流平臺、設備管理平臺等智慧港口應用系統;大連港以物聯網作為智慧港口的突破口,提出了第五代物聯網智慧港口的建設目標和發展模式;寧波一舟山港將智能技術應用于集裝箱智能閘口、物流運輸實時監控及智能堆場通信與定位。德國漢堡港也提出,要在未來幾年打造智慧港口,通過信息交換提升港口的發展質量和效率。
陳英明說,希望有越來越多的油港利用大數據、云計算、數字孿生、先進控制、虛擬仿真、區塊鏈等技術,逐步提升油港的智能制造及運營能力,從“制造”到“智造”,開啟中國油港創新發展的新紀元。
智慧油港開啟綠色模式
張潤杰表示,綠色生態“智慧油港”建設是緊跟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是對環境與經濟建設協同發展的積極響應,目前,我國很多油港都開啟了綠色生態“智慧油港”模式。
錦州港在基礎建設過程中,應用綠色環保技術和設備,真正做到了節能減排和低碳環保。他們在運營期間選用可回收、可再生、可降解、易處理的物料和清潔能源,通過加大自動化、智能化生產設備的投入,減少現場人工投入或者全部通過遠程自動化設備操作進行生產作業。另外,輸油公司生產可視化平臺包含輸油公司調度監控子系統、罐區生產作業子系統、數據可視化平臺,達成了一個生產過程信息的閉環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