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慶市政府2020年1月7日新聞發布會上,記者了解到,自重慶市第1號總河長令發布以來,全市共排查出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問題4055個,已整改3345個,整改率82.5%。目前重慶市污水偷排、亂排行為基本杜絕,直排問題已建立臺賬加快解決,水環境質量得到提升。河庫臟亂現象明顯改善,市總河長令貫徹落實取得了顯著成效。其中無人機、管道機器人等智能化監測技術的應用,讓違法行為“無所遁形”。
重慶全面消除劣五類斷面
重慶地處長江上游和三峽庫區核心地帶,是長江上游生態屏障的最后一道關口。據了解,2019年4月20日,重慶市第1號總河長令簽發。隨即,重慶市河長辦配套出臺了《重慶市開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工作方案》,系統制定了市總河長令貫徹落實的總體目標。市河長辦充分發揮牽頭攬總、統籌協調、宣傳發動、督促指導作用,推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順利開展。
其中,20位市級河長部署、一線督戰;區縣、鎮街、村(社區)等各級河長第一時間傳達學習、貫徹落實,把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作為河長巡河的重點內容和河長履職的重要工作。據統計,2019年,市級河長巡河52人次,帶動全市1.75萬余名河長巡河70多萬人次。
通過專項整治行動,全市污水偷排、亂排行為基本杜絕,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河庫臟亂現象有效遏制。
經過整治,重慶市梁灘河、花溪河、桃花溪、太平河流域的5個斷面,從2018年的劣五類全部改善為2019年的五類或四類。目前,重慶市已全面消除劣五類斷面。2019年,重慶市納入國家考核的42個斷面水質優良比例達到97.6%,同比提高7.1個百分點,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為100%,長江干流重慶段水質為優。
智能化監測排查污水偷排偷放
在執行重慶市第1號總河長令的過程中,重慶市智能運用抓排查,運用管網探查機器人、潛望鏡等技術手段查明污染源,為精準治理提供技術支撐。
針對排污口隱蔽性高,發現難的問題。2019年以來,重慶市生態環境局在重點河流上增設了1568個加密監測點位。重點河流每月體檢、每月通報、每月分析,以快速找到污染河段,“問診”超標原因,精準溯源治污。針對重點區域重點河段一些較為隱蔽的偷排偷放行為,借助無人機、無人船、熱紅外成像儀、管道機器人等設備進行拉網式排查,通過一級無人機排查、二級人工排查和三級攻堅排查,推動解決突出水污染問題。
重慶市河長辦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市還將通過“智慧河長”系統,綜合運用衛星遙感、AI視頻分析等大數據技術,通過“天上看、網上管、地上查”動態監管,為污水偷排直排亂排整治提供技術支撐。如在重慶九龍坡區建設了“智慧河長”系統,對跳蹬河入河排污口、廠區岸線等污水偷排、直排、亂排風險隱患點進行實時監控。
加大整治力度 重拳出擊惡意排污行為
重慶市水利局黨組書記、局長、市河長辦主任吳盛海介紹,從水環境現狀看,生活污水、工業廢水和畜禽養殖污染是重慶市當前的三大污染源。而整治污水偷排、直排、亂排是解決三大污染源的重中之重。有了河長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推進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也只是解決河庫突出問題的第一站。
下一步,重慶市將結合“一河一策”的實施,推進710個還未完成的問題加快整改。同時,部署2020年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建立健全暗查暗訪、督查考核、分類整改、跟蹤審計等機制,進一步壓實各級河長責任,強化各級部門職責,鞏固專項整治成果,徹底杜絕污水偷排、直排、亂排問題發生。
針對“三排”中的偷排偷放問題,重慶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部門將繼續加大打擊力度,把打擊偷排偷放污水行為納入2020年生態環境執法工作重點,做到發現一起、查處一起、整改一起。同時,繼續強化刑責治污,指導排污單位完善相關手續,建設配套的污染治理設施等,從根本上解決偷排偷放行為。
針對“三排”中的直排問題,重慶市住房城鄉建委將加快城鎮排水與污水處理設施建設,確保2020年底實現全市城市污水處理廠達到一級A標排放標準,城市污水集中處理率達到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