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亮電子蘇州有限公司的一批貨物搭乘太倉港至洋山港“穿梭巴士”日前駛離太倉港上港正和碼頭,開往洋山港。包括達亮電子在內,我省蘇南及蘇北上百家企業選擇從太倉港中轉出海。據太倉港口管委會統計:太倉港“滬太通”2019年度完成53836.75標箱,同比爆增389.16%。
港口航運既是“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戰略的重要內容,也是國家戰略實施的重要支撐。太倉港作為江蘇“一區三港”的重要載體、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集裝箱干線港,近年來發展成績明顯。2019年,太倉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515萬標箱,穩居全國第10位,列全球百強集裝箱港口第30位。
2015年6月,太倉港推出“滬太通”通關和物流一體化模式,即企業在太倉港與洋山港之間中轉貨物,無論是進口還是出口,貨物的申報、查驗、放行均在太倉港實施,真正實現貨物進出口“一次申報、一次查驗、一次放行”。2019年度太倉港“滬太通”呈現爆發式增長,僅用半年時間就完成了前4年的總量,下半年又連續創造并刷新單周、單月最高紀錄。
對于企業而言,“滬太通”既簡化了出口手續,又壓縮了通關時間,更節省了物流費用。經測算,相對于走陸路前往洋山港,通過太倉港“滬太通”模式,每標箱貨物可以節省200元-400元,抵運及時率達100%。據不完全統計,2019年度“滬太通”累計為企業節省物流成本約1346萬元。
“在貿易形勢充滿挑戰和物流成本與企業高效發展不斷沖突的情況下,‘滬太通’省時、省錢、便捷是硬道理。”達亮電子的代理說,“滬太通”簡化了企業出口手續。企業只要將從洋山港碼頭出口的集裝箱在規定時間內送至上港正和碼頭,經太倉海關放行后,即可由 “穿梭巴士”運送至洋山港碼頭直接裝船出海。另外,運用“滬太通”模式,上午代理申報后可直接放行,下午便可裝船到洋山換大船,通關時間比過去大幅壓縮。
在沒有開通“滬太通”之前,蘇南地區外貿貨物通過集卡陸路直運上海洋山港區或外高橋港區進出,陸路運輸存在費用高、道路堵、風險大等問題。“滬太通”模式實現兩港物流運輸體系對接,把外高橋至洋山穿梭巴士平臺移植到太倉港,開辟太倉港至洋山港每8小時1班“定點、定時、定線、定航次、定價”五定班輪“穿梭巴士”,提供比陸路集卡直運物流模式更省、更快、更暢、更安全、更環保的遠洋中轉服務。
“‘滬太通’作為太倉港積極服務國家戰略和全力對接洋山港以及勇擔區域物流方案創新的典范,充分體現出其模式的先進性、操作的便捷性和陸水并濟的經濟性,輻射范圍涵蓋蘇南和蘇北大部分地區,在航運市場中塑造了堅實的品牌,并顯現出頑強的生命力。”太倉港口管委會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