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choice
全球最大航運公司馬士基集團首席執行官施索仁警告說,歐盟過于嚴格的反壟斷政策阻礙了歐洲企業的發展,讓歐洲失去了與中國和美國競爭全球龍頭企業的機會。
近日,施索仁(Soren Skou)在接受丹麥媒體采訪時警告稱,歐盟執行嚴格的競爭規則不利于歐洲內部培養與中美企業競爭所必須的全球巨頭。
他表示:“我們不允許在歐洲創建一個全球巨頭,但這真的是一個好主意嗎?這樣一來,我們就很有可能被一家中國企業超越,而歐盟對中國企業沒有任何影響力。”
據了解,施索仁本人是歐洲最大商業游說組織——歐盟企業家圓桌會議(ERT)的成員,ERT由55名歐洲大型企業的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組成。在去年歐盟否決了西門子和阿爾斯通鐵路業務合并計劃之后,上個月,ERT曾經敦促歐盟制定一項新戰略以增強全球競爭力。
西門子和阿爾斯通合并鐵路業務的原因之一是希望聯合抗衡中國中車。不過,歐盟委員會競爭專員Margrethe Vestager解釋稱,作出反對合并的決定是為了保護歐洲鐵路行業的競爭。在歐盟否決西門子和阿爾斯通的并購案之后,德國和法國已經呼吁全面改革歐盟競爭政策,以更好地應對全球挑戰。
施索仁指出:“競爭政策不應該只是保護消費者。這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不允許我們建立可以在全球范圍內競爭的合適歐洲企業,從長遠來看,這可能會成為歐盟面臨的巨大問題。”
“我們不能讓中國和美國贏得全球技術競賽,而我們則把時間花在討論屬于上世紀工業的問題上。”
據了解,施索仁曾在去年年底透露,馬士基即將展開多筆收購,以擴大陸上物流業務。根據外媒的報道,施索仁當時表示,目前,馬士基承擔全球20%的海上貨物運輸,但只向其不到20%的海運客戶出售陸上物流產品,“我們需要加速提升陸上服務,需要做一些補強型收購”。
回應施索任的指責,歐盟委員會的一名發言人表示,歐盟政策“沒有阻礙歐洲巨頭的建立”,“多年來,歐盟委員會已經通過了許多大型合并案,創造了歐洲巨頭企業或者促使它們成長,例如標致收購歐寶、英博收購米勒。”
值得一提的是,在船舶行業,歐盟委員會在去年10月宣布對意大利船企Fincantieri收購法國大西洋造船廠(Chantiers de l’Atlantique,原STX法國)的交易展開反壟斷調查。當時,歐盟委員會認為,這兩家全球領先的郵輪建造商之間的合并將會影響歐洲郵輪建造市場競爭,推高郵輪價格,損害歐洲郵輪游客的利益。
在歐盟提出質疑之后,Fincantieri董事長GiampieroMassolo曾經表示,如果合并失敗,歐洲造船業的就業將會受到影響,“歐盟委員會將對此承擔責任”。
這一合并交易得到了意大利政府和法國政府的支持,意大利政府希望憑借這筆交易來幫助作為歐洲最大船廠的Fincantieri抵御來自亞洲和其他地區日益激烈的競爭。預計歐盟委員會將在今年3月17日之前決定是否批準Fincantiieri與大西洋造船廠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