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回顧了新中國成立以來 70 年的水運發展的大事,通過數據對比了 70 載春秋中國水運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 化,從水運的發展中分析了水運推動產業經濟的興盛,解釋了水運是如何最終實現新興特色小鎮的繁榮。本研究對中國 水運業未來的發展研究起到一定的幫助。
1 引言
2019 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70 周年,中國水運業也發 展了 70 載,中國從解放后的世界落后的水運發展成為了領先 世界的水路運輸體系,本文采取了數據分析法和數據對比法, 分析了中國水運發展的數據以及港口的數據,對比了新中國 初期、改革開放和 2018 年的水運數據,研究了中國水運七十 年來的發展帶動的產業經濟的發展和特色小鎮的繁榮。
2 中國水運業 70 年的輝煌歷程
“波光瀲滟帆影動,穿梭往來無絕時。”、“過盡千帆 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在中國的港口,輪船川流不息, 汽笛聲陣陣入耳,遙想 1872 年李鴻章創辦的輪船招商局,開 辟了中國的現代水運行業,1949 年新中國的成立,讓中國水 運行業邁上了新的征途。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1958 年,我國萬噸 級的泊位僅有 38 個,但 2018 年已經達到 2444 個,其中,億 噸級港口已經有 34 個;1950 年新中國成立初期,水路運輸用 的船舶僅僅只有 4500 艘,而 2018 年,水上運輸船舶已經達 到 13.7 萬艘,是 1950 年的 30 倍左右,70 載春秋,中國的水 運人辛苦勞作、勵精圖治、不計艱險,讓中國的水運業蓬勃 發展,航道縱橫交錯,在環渤海、東南沿海、長三角、珠三角、 西南沿海五個片區建立了五個發達的港口群,讓中國的水路 運輸成為一張巨大的網,四通八達, 自 2003 年,中國已經連 續 16 年成為世界上港口貨物和集裝箱吞吐量最大的國家,國 際海運也占到世界的三分之一,245 條國際航線可以通往全球 100 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超過 300 個大小港口,其中,上海港、 深圳港、寧波港、維多利亞港、廣州港、青島港、天津港七 港成為世界前十的港口,在中國 18000 公里的海岸線上創造 水運奇跡。
回顧 70 年的不斷奮斗,離不開一代一代水運人的堅持, 離不開一屆一屆政府領導的支持,20 世紀 50 年代中國不斷修 復因連年戰亂導致的破損碼頭、燈塔、船只;20 世紀 70 年代,中國開始大力發展船舶運輸業;1971 年,位于湖北宜昌 長江三峽末端的葛洲壩水利樞紐正式開工建設,歷時 17 年才 竣工; 1973 年中國恢復了在國際海事組織的成員國席位,中 國漸漸走上了世界的舞臺;20 世紀 80 年代,中國組建了長江 航務管理局和長江輪船總公司,對港口航務和港口輪船進行 分開管理的體制;1989 年,中國成為了國際海事組織中的 A 類理事國,同為 A 類理事國的還有美國、俄羅斯等,并一直 連任至今,2017 年中國在國際海事組織 A 類理事國的選舉中 獲得最高票連任;20 世紀 90 年代,中國頒布了《中華人民共 和國海商法》,海上運輸的第一部也是最重要的法律就此誕 生;2005 年中國將每年的 7 月 11 日設立為“航海日”;2008 年,在?;鶗秃f會的推動下,海峽兩岸實現了航運直通; 2011 年 -2015 年,中央多次出臺有關海岸港口、黃金水道的 指導意見;2016 年 -2018 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同志在 重慶、武漢等長江流域沿岸城市召開有關長江經濟帶發展的 會議,將水運擺在了一個重要的地位上。
壯麗 70 年,奮斗新時代,中國水運行業中從無到有,從 一步步的追趕到追上世界先進水平,再到當前的領先于世界 的其他國家,中國的發展舉世矚目,中華民族也屹立在世界 民族之林。
3 中國水運經濟的發展
中國的水運行業的快速發展也帶來了經濟的高速發展, 1949 年,我國的港口僅有 161 個生產用的碼頭泊位,1978 年 的改革開放前夕,這個數字增加到 735 個,2018 年,我國生 產用碼頭已經增長到 23919 個,是新中國成立時的 148.6 倍, 可見,在改革開放的 40 年間,水運經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截至 2018 年,水路運輸客流量已經超過 2.8 億人次,全國五 分之一的人群享受著水運行業帶來的紅利,2018 年,我國水 路完成運貨量 70 多億噸,貨物周轉接近十萬億噸公里,全國 港口貨物吞吐量為 143.51 億噸,2017 年、2018 年,國家分別 拿出 1239 億、1191 億推動水運設施的建設。
上海港在水運浪潮中成為了世界最大的港口,也成為了 中國經濟的核心,上海市 99% 的貨物進出來自上海港,上海 港還承接了全國近 20% 的貨物吞吐量,讓上海成為大陸地區 唯一上榜的世界十大繁華都市,水運帶來了貨物交換、帶來 了文化交融、帶來了經濟發展。
透過 70 年的望遠鏡觀察深圳這個曾經的邊陲小鎮,隨著 航線的發展,這個小漁村在水運行業的帶動下,已經發展成 為僅次于上海和北京的中國 GDP 第三的城市,年 GDP 超過 25000 億元,人口也突破 1300 萬,完美的連接珠江三角洲和 珠江水系。
70 年的發展,讓中國的港口在智能化、信息化水平上都 有了顯著的提高,無人的智能化管理不斷應用于生產裝卸中, 5G 時代的發展讓物聯網在水運行業中扮演了極其重要的角 色,智能調度、智能檢測、主動防控都實現了從無到有,港 口在運輸的過程中也在不斷進行科技創新,在“一帶一路” 和綠色發展的戰略支撐下,港口經濟實現了巨大的發展,表 1 是世界前 20 大港口中中國的 9 個港口及其城市的數據,通過 表 1 可以看出,除了香港的維多利亞港以外,其他的港口都 增速明顯,港口城市的 GDP 相比于城市人口而言也十分出色。
4 水運經濟推動特色小鎮的發展
特色小鎮是鄉村旅游業的代表,2016 年國家開始推廣建 立了 126 個特色小鎮,2017 年又增加了 276 個,2020 年有望 建成 1000 個特色小鎮,當前,部分特色小鎮的發展面臨著曾 經的規劃發展與現實差距較大、特色產業投資欠缺的問題, 反觀建設在港口城市的特色小鎮,發展十分繁榮,沙頭角依 托了鹽田港的港岸段,利用港口優勢,推廣海洋產業、漁業 產業,形成了“科技創新 + 港口”的濱海特色小鎮發展模式, 大連市王家鎮、上海寶山區羅涇鎮、寧波市寧??h西店鎮、 煙臺市劉家溝鎮等都是依托附近的港口和海洋資源,由水運 的發展發動產業經濟的發展帶動特色小鎮發展的典型,水運 業的輝煌發展給社會給人民帶來了福利。
5 結語
“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保袊\行業 在 70 載中突破了重重險阻,克服了一個又一個的困難,實現了繁榮景象,川流不息的江河湖海的背后是一代代中國人日 夜的兼程奮斗和付出,一個個水運成績由中國創造,一個個 水運奇跡在中國實現,水運的發展帶來了經濟的發展,孕育 出了特色小鎮,希望未來中國的水運事業能夠邁上更高更強 的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