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芝加哥1月28日電(記者王強)從芝加哥市中心駕車南行大約20公里,就到了芝加哥市和所在的伊利諾伊州共同管轄的“伊利諾伊國際港區”,即芝加哥港,一個外表沒落的、被大多數芝加哥人遺忘的湖港與河港聯合體。
“鬼船”,港口興衰的縮影
自1982年以來,一艘名為“CTC 1”號的190米長貨船,一直停泊在港區糧倉旁的水道上,記錄著歲月滄桑的斑斑銹跡,使其如同“鬼船”。2019年12月,傳來了準備將這艘廢棄船只拖走的消息,這才將芝加哥港又拉入人們的視野。
“鬼船”讓芝加哥港看起來像是一個廢棄的歷史遺跡,但設施落后的港口仍在營業中,每年吞吐大約1700萬噸的木材、鋼鐵、水泥、谷物等大宗散裝貨物。
圖為芝加哥港“鬼船”(新華社記者 王強攝)
芝加哥當年吸引外來開拓者并得以建市,主要得益于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水道,后來更發展成為美國中部的交通運輸樞紐。美國多條鐵路在這里匯合,公路運輸四通八達,航空港的外貿進出口貨值2017年僅次于紐約的肯尼迪機場,位列美國第二。2019年芝加哥奧黑爾國際機場擴建貨場后,其進出口貨值有望成為全美第一。
因為緊靠密歇根湖,從芝加哥走水路,向東可以通過北美五大湖及加拿大的河道輾轉進入大西洋,向南經密西西比等河道從新奧爾良進入墨西哥灣。雖然水上運輸曾奠定了芝加哥在北美發展歷史上的樞紐城市地位,但隨著陸上運輸和空運的快速發展,水運在芝加哥貨物運輸中的比重越來越小。港口基礎設施老化、附近重工業企業停產及公共資金投入不足,都限制了芝加哥水運的發展。
港口,還是高爾夫球場?
按照芝加哥城市規劃局的說法,2017年之前的三十多年芝加哥港幾乎沒有大規模的資本注入,2000年以后更是長期負債經營。但近年來,特別是2016年組成更為專業、精干的管理層后,港區經營漸有起色。
圖為芝加哥港區一角(新華社記者 王強攝)
芝加哥港現任執行長(Executive Director)克萊頓·哈里斯三世(Clayton Harris III)在2019年發布的港務報告中說,港區2017年后每年投資400-500萬美元,2017年當年營業收入增長11.6%,債務減少61.6%。預計2019年的營業收入仍能達到11%的增幅。
港區還擁有附近的一個36洞高爾夫球場。當然此舉在經營多樣化的同時(高爾夫球場經營收入一度占到整個港區的一半),也遭到批評者的詬病,認為港區不務正業,而且不把球場盈利反哺、用于更新港區主體業務設施。
面對非議,港區管理部門加大了內部基礎設施的改善力度。2019年圣誕節即將到來之際,工人們仍在冒著雨雪,加緊重新鋪裝港區連接鐵路網的2.3公里長鐵軌。
圖為芝加哥港更換鐵軌(新華社記者 王強攝)
據哈里斯介紹,雖然按貨值計,芝加哥水上運量不及空運甚至陸上運輸,但大量的原材料、谷物,特別是通過內河進入美國中南部腹地的國內物資,仍依賴便宜的駁船水運。另有少部分國際海運集裝箱貨物通過芝加哥港進行中轉聯運。
美國交通部的統計數據也顯示,美國大部分國際集裝箱業務仍由洛杉磯、長灘、紐約等東西海岸及南部墨西哥灣的港口承擔。
另據COFCO INTERNATIONAL(中糧國際)芝加哥分公司人員介紹,他們在芝加哥港租用了糧倉,主要用于存儲美國農產品,但目的并不是對華出口,而是將芝加哥農產品期貨市場合約到期后交割的谷物等,經水道轉運美國國內買家。而真正發往中國的美國大豆等農產品,一般從西海岸西雅圖的西北海港綜合體和南部新奧爾良的港口發運。
自動化,還是數字化?
面對破敗、久未更新的基礎設施,芝加哥港的當務之急是更新最基本的道路、鐵路和其他硬件。但港區的未來將如何發展,是大力走自動化道路,還是實施數字化運營,或兼而有之?目前管理層著眼的是數字化。
哈里斯認為,不同于歐洲的鹿特丹等大力發展自動化的集裝箱港,芝加哥港是一個主要處理鋼鐵、木材、谷物的散貨港。自動化裝運不適合這樣不依靠集裝箱的散貨物件,而且據估算,使港口碼頭完全自動化所需的機械設備將耗資5億至10億美元,芝加哥港沒有這個籌資能力,也無法實現日后盈利。
因地制宜,芝加哥港可以依靠數字化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運營成本。
哈里斯說,管理者與其每天幾次帶著紙和筆在整個港口走動,以統計駁船、輪船、運輸車輛和工人的數量,不如依靠能自動收集上來的數據,進行綜合分析和調度,高效合理地配置各種資源。
數據的集成和智能分析,不僅能提高港口效率,還可以綜合天氣、周邊交通等信息,分發給相關人員以利決策。
據估算,如果能實時、系統地收集各泊位上的貨物裝卸進度,每艘貨船平均可節省多達1小時的停泊時間,不僅為船舶經營者節省開支,港口也可以停靠更多的船只,處理更多的貨物。
制訂規劃,展望2050
芝加哥港的振興,不只關乎港口自身,還涉及芝加哥整體的交通運輸業發展,影響到港區所在的芝加哥南部區域的經濟振興。
中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中標芝加哥846輛地鐵車輛組裝項目后,選定的廠址就靠近芝加哥港。
伊利諾伊州國際港區2019年秋宣布,將與芝加哥城市規劃局合作,聯合制訂港區發展2050總體規劃。其目的是提出清晰的愿景,確定港區發展戰略,給港口定好位,發揮出全部經濟潛力,同時為當地提供就業機會。規劃還將為港口獲得市、州及聯邦和其他來源的資金出謀劃策,用于急需的設施維修和改良更新。
有關各方將先對港區現有條件和狀況進行摸底和市場評估,隨后提出幾套改進和發展備選方案。港區歡迎社會各方積極參與,獻計獻策,爭取在2020年夏天確定最終規劃。
本資訊由“新華社一帶一路國家級信息服務平臺-新華絲路”提供“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獨家發布,轉載請注明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