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上海3月5日電《臨港新片區優質企業跨境人民幣結算便利化方案》(以下簡稱《方案》)5日正式落地。該《方案》明確,對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以下簡稱臨港新片區)內符合條件的優質企業,實行簡化跨境人民幣業務結算業務的先行先試,實現更高水平的貿易投資便利化。
據中國銀行上海市分行交易銀行部總經理李曉瑋介紹,根據《方案》,銀行可以憑企業收付款指令,在“展業三原則”基礎上,直接為企業辦理貨物貿易及服務貿易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以及人民幣資本金、跨境融資(含全口徑跨境融資及外商投資企業投注差模式下的外債)及境外上市募集資金調回等項下人民幣收入在境內的依法合規使用,企業無需事前、逐筆提交真實性證明材料。
與此同時,李曉瑋表示,《方案》放寬了對企業的限定標準,對企業的經營規模、成立年限都沒有過多的要求。
為了突出金融支持臨港新片區建設,《方案》在優質企業的認定上,則向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航空航天、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智能制造、高端裝備等臨港新片區重點發展產業領域的企業傾斜。“此舉有利于新片區內這些領域的企業獲得更優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與臨港新片區功能定位和產業導向形成正向合力。”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劉興亞表示。
《方案》同時明確了風險防控要求。劉興亞介紹,銀行須適時抽查交易真實性單證,對名單內企業進行現場回訪,自律機制開展年度性綜合評估等。“我們也將在銀行展業自律的基礎上做好事中事后監管,給優質誠信企業創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指導銀行做好對臨港新片區實體經濟的跨境人民幣金融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