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飛集團日前公布了2019年業績。2019年,該集團實現收入增長29%,達到303億美元,收購的基華物流(CEVA)貢獻了71億美元的收入。
但受國際財務報告準則IFRS 16準則的影響,以及基華物流的虧損,使得集團凈虧損2.29億美元。
達飛集團2019年主要經營數據
其中航運業務方面實現了強勁增長。達飛集團全年貨量增長超過4%,達到2160萬TEU。這主要由于其收購了一些支線船公司,并在歐洲區內市場、亞洲區內市場以及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均取得了業務量增長。
但是剛完成收購不久的Ceva特別影響了集團的財務狀況。2019年,Ceva實現收入71億美元,EBITDAA5.44億美元,凈虧損1.61億美元,超達飛集團凈虧損的一半,這對集團的凈收益產生了負面影響。
2019年達飛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增加資金的舉措。盡管如此,到年底債務增加到178億美元。根據達飛的數據,76億美元主要歸功于新的會計準則,而Ceva將繼續背負11億美元的債務,這包括重組相關的成本。
目前,達飛已經完成了2019年對Ceva的量化,第二階段的周轉計劃已正式啟動,第二階段轉型計劃旨在將Ceva轉變為CMA CGM盈利的一部分。
由于周轉計劃不斷發展,今年1月Ceva的現任首席執行官由Nicolas Sartini換成了Mathieu Friedberg,除了新任命外,計劃還包括在非洲和東南亞開發幾種新產品和新網絡。
CMA CGM在與年度報告有關的聲明中寫道,還包括數字化計劃和IT部門內部的投資,尤其是貨運管理部門的投資。
此外,今年年3月,CMA CGM和海皇集團(Neptune Orient Lines)簽署了一份為期三年的信用額度延期協議,總金額為5.35億美元。
在年度報告中,該集團首席執行官兼董事會主席Rodolphe Saadé表示,盡管當前受新冠疫情影響,Saadé說:“這場健康危機也影響了全球貿易,因此我們調整了運輸服務。借助Ceva,我們能夠為客戶提供替代解決方案,以避免供應鏈中斷。但我相信,收購基華物流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