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維也納舉行的歐佩克+大會中,俄羅斯拒絕了OPEC國家一致支持的深化減產協議,歐佩克未能就進一步減產計劃達成協議。受此打壓,國際原油價格大幅跳水,WTI收盤下跌4.62美元,至41.28美元/桶,跌幅為10.07%。布倫特收盤下跌4.72美元,至45.27美元/桶,跌幅9.44%。
隨后,3月7日,沙特馬上發動“全面油價戰爭”,下個月的產量將遠超過1000萬桶/日,甚至可能達到1200萬桶/日的紀錄高位,原油市場的供給大幅增加,令油價大幅承壓。
周一(3月9日),原油開盤價格暴跌,盤中一度跌至30美元/桶以下。使得業內人士把關注焦點轉移至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中40美元/桶的地板價能否再次重啟的概率上。
據金聯創測算,按照上周五(3月6日)WTI收盤41.28美元/桶價位來計算,綜合原油均價為49.01美元/桶,若綜合原油均價跌破40美元/桶的地板價,國際原油跌幅要超過9美元/桶。而本輪調價周期內,國際原油連續大幅下跌的概率有限,因此,本輪零售價調整或將如期兌現。
若近期國際原油價格維持在30美元/噸附近震蕩,3月17日綜合原油均價將在41美元/桶附近,本輪汽柴油零售價下調幅度將在1000元/噸附近。若沙特和俄羅斯針對“價格戰”短期內難以達成協議,國際油價將進一步回落,進入下一輪計價周期后,地板價開啟,3月31日成品油零售調價窗口關閉,將是大概率事件。
按照當前執行的定價機制,國內汽柴油價格與原油價格走勢息息相關,國際原油大幅跳水引發業者對成品油后期行情走勢下跌的恐慌情緒,市場成交轉入清淡。
另外受疫情影響,終端需求尚未完全啟動,主營單位、地方煉廠以及中下游用戶庫存均處于較高水平,增加了市場下行壓力。其中部分主營單位仍存觀望心理,且考慮到當前促銷效果不明顯,價格跌幅較為有限,跌幅基本在50元/噸附近。
而地方煉廠為控制庫存水平,多啟動降價促銷模式,多家煉廠出貨價格跌幅超過100元/噸。另外價格大跌預期亦使得部分中間商或出現拋售的情況,這將進一步打壓國內成品油批發行情,國內汽柴油價格跌幅將進一步拉大。
后期來看,短期內受國際原油跌勢影響,國內汽柴油價格將維持跌勢。若國際原油均價回落至40美元/桶以下,地板價開啟,國內零售價將停止下調,屆時國內成品油行情波動將回歸于供需關系主導。而隨著國內疫情的褪去,市場需求將陸續回暖,這將對后期國內油價形成一定支撐。
另外,零售價的停調對于國內煉廠環節煉油利潤也起到一定保護作用。后期在國際油價反彈過程中,將帶動國內汽柴油行情回暖,再考慮到前期成本的回落,煉廠環節盈利將出現好轉。但目前來看,國內油品市場各經營環節仍將面臨原油暴跌帶來的市場下跌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