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月上旬,大連港開通了今年的首條航線——泉州至大連的內貿航線,該航線的開通大大滿足了南方防疫物資生產企業的貨源需求,也拓展了大連本地石油產品的運輸路徑,進一步豐富了東北腹地客戶進出口貨源的路徑選擇,為大連港復工復產注入了強心劑。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港口生產經營受到較大沖擊,生產不均衡性也愈加明顯。大連港堅持 "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恢復生產,兩手抓、兩手硬、兩不誤 ",在做好 " 內防擴散、外防輸入 " 疫情防控的基礎上,主動出擊,于危機中尋求機遇,在困境中尋求發展。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影響,大連港圍繞集裝箱、油品、散雜貨、滾裝業務制定了 27 個港口物流重點項目,并全力推進項目進程。針對疫情期間貨源不均衡的問題,大連港進一步加強內外部協同,推進與船公司、公路、鐵路、兄弟港口間的聯動合作、共享資源,拓展增量市場。在拓展市場貨源增量的同時,復工復產后的港口生產操作安全有序開展。
疫情發生以來,大連港集裝箱碼頭公司開通的綠色通道轉運防疫物資共 10 批次,合計 17954 噸,為戰 " 疫 " 一線提供有力運輸保障。
大連港油品碼頭公司合理利用泊位資源,科學制定靠泊計劃和工藝方案,精心組織重點車船作業;連續奮戰近 48 個小時,順利完成 VLCC 油輪 " 諾帝卡 " 號的 25.8 萬噸原油卸船作業。
大連港散糧碼頭公司最大化發揮散糧車優化調配能力,做到散糧車 " 跑起來,有活干 ",2 月份完成內外貿各貨種船舶作業 50 余艘,同比增幅超過 20%。
大連港客運總公司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時,聚焦數字化轉型要求,采取 " 數字 + 市場 " 雙核驅動,大力推廣網絡售票,實現市場營銷、數據采集、人流分散 " 三效合一 ",做到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兩不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