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特黄特黄刺激大片,脱岳裙子从后面挺进去视频,27xxoo动态图178期,а√8天堂中文官网资源

當前位置:中國港口網 > 港航動態 > 今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 上海港:保持全球第一目標未變

今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 上海港:保持全球第一目標未變

來源: 解放日報 發布時間:2020-03-16 11:35:23 分享至:

復工第五周,上海港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繁忙,陸路進港的出口集裝箱數量,從春節后最低的單日2000箱,回升至單日3.5萬箱,已達到正常時期的高峰水平。

但疫情帶來的壓力仍時刻懸掛在上港人的心頭。“預計一季度,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較去年同期下降10%左右。”東大名路上港集團總部辦公室里,主管生產的上港集團副總裁王海建告訴記者。

2019年,上海港完成集裝箱吞吐量4330.3萬標準箱,連續十年保持全球第一。2020年,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基本建成之年,上港人本已鉚足了勁,準備大干一場,可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原本的計劃。

“疫情已在全球范圍內擴散,外部形勢不容樂觀。有壓力是肯定的,但我們有信心把影響降到最低,保持全球第一的目標始終未變。”王海建說,這段時間,集團上下都很拼,大家想把失去的時間追回來。

硬件提升,打開未來增長空間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進出港的船舶、集裝箱卡車明顯減少,往日繁忙的上海港似乎按下了“慢放鍵”,集裝箱因為無法流轉,在港區堆積。

積壓的集裝箱中,有空箱,也有裝生鮮水果和凍肉的冷鏈集裝箱(即冷凍箱)。

“空箱進港后,原是要裝上貨物再出口的,因為國內企業復工難,出口貨量急劇下降,港口空箱的箱量長時間處于高位。”生產業務部常務副總經理黃海東介紹,冷凍箱則主要是因為消費需求下降和物流不暢通,長三角地區冷庫無法出貨,客戶不再提箱,把冷凍箱當冷庫用。

上海港空箱場地設計容量為39萬標準箱,正常每日堆存25萬標準箱,疫情暴發后,日堆存量達到45萬標準箱。一些客戶原計劃將空箱調運至上海港,方便日后出貨,因無處存放,只好轉至周邊港口。

冷凍箱方面,最緊張的是接電插頭,原本上海港有1萬多個冷凍箱插頭,由于冷凍箱積壓,插頭全被占用,約7600多箱進口冷凍箱中轉至國外港口卸船。

“這不僅是損失箱量的問題,更是能否滿足客戶需要的問題。”上港集團一位管理人員介紹,很快,解決方案出爐:空箱方面,各碼頭內部整理安排場地,同時,集團各公司想方設法租賃、新建港外堆場。目前,上海港合計增加20萬標準箱的堆存能力;冷凍箱插頭方面,港區新增插頭4000多個,并向社會堆場租賃了近600個插頭。

新建的空箱堆場占地7.7萬平方米,于大年初五開工建設。“開始什么都缺,工人找不到,磚頭也買不到。”王海建說,在這樣的背景下,上周,新堆場建成并投入使用。

目前,周邊港口的空箱已開始回流上海港,海外港口中轉的冷凍箱也有3000多個回流。更重要的是,新增的堆場和設施提高了上海港集裝箱的收容能力,打開了未來的增長空間。到8月底,港區內還將陸續建造1萬個冷凍箱插頭。首屆進博會舉辦以來,國外的生鮮、水果不斷地豐富上海市民的菜籃子,上海港冷凍箱吞吐量也以每年20%左右的增速增長,發展勢頭較好。

軟件升級,以優質服務吸引客戶

臨港的特斯拉超級工廠,是上海第一批復工的外企工廠。快速復工的背后,物流保障功不可沒――當汽車零部件通過上海港入境時,進口放貨全流程無紙化,大幅節省時間和人力成本,又一次讓特斯拉感嘆上海速度。

實現全流程無紙化,關鍵在于換單環節被補全。智能化、信息化一直是全球港口的發展趨勢,用電子單證替換傳統單證已不稀奇,但不同系統之間的信息壁壘尚未完全突破。

去年年底,通過借助區塊鏈可追溯、可信任的技術特點,上海港率先實現了內部和外部系統間,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流程的協作互信,開啟港口業務“全程無紙化時代”。原本,客戶需往返多次,分別完成船公司和港口的業務流程,現在,線上即可一站式辦理。

“年前,無紙化換單已在國際干線船舶試點,疫情暴發,零接觸成為必然選擇,集團全面推行新的換單模式。”王海建介紹。

這幾年,上海港陸續將所有單證電子化,壓縮通關時間和口岸成本,并多次大幅調降相關服務費用。優質、高效的服務讓上海港在跨境貿易的“后硬件時代”保持全球領先優勢。“服務上去了,自然能吸引更多客戶。”面對疫情帶來的重重壓力,要想逆勢向上的上海港,更加重視對內改革流程,對外提升服務。

抗疫期間,上海港推出了不少新服務,比如出口直裝和進口直提,是為了加速集裝箱流轉,通過事前提出申請,并提交相關信息,集裝箱到港后第一時間即可轉運離開;異地提箱,是為了解決省際公路不暢通的問題,通過公路轉水路,將集裝箱運至客戶當地碼頭,避免了跨省公路運輸,解決了企業的物資供應難題。

海鐵聯運也是一項比較新的服務,2月10日至2月14日,上港集團將中糧集團海外進口的2000噸中央儲備冷凍肉,共計81個冷凍集裝箱,分5批次送至武漢吳家山集裝箱站。

“這是一趟直達專列,全程只要18小時,公路運輸不暢通,海鐵聯運發揮了重要作用,體現了它的優勢。”集團生產調度主任周勇介紹,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和“一帶一路”倡議的推進,海鐵聯運成為國家戰略部署。

2019年,上港集團與中遠海運集團、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資組建了上海港海鐵聯運有限公司,大力拓展海鐵聯運業務。今年,這塊業務帶來的箱量預計能較去年翻一番。

抱團取暖,變局中抓住政策機遇

疫情在世界范圍內擴散后,上港集團最擔心的是國際貿易往來受到影響。業內人士預計,今年全球航運業收入或將下滑20%至30%。許多船公司和碼頭方將尋求兼并重組,避免破產清算。

“行業在洗牌,大家都在求變,更愿意抱團取暖。”周勇說,“變局之下其實蘊含著機遇。”

在他看來,機遇有兩個方面,一是行業內的合作加強,二是政策的加速推進和落實。

近年來,上海港推動集裝箱吞吐量增長,主要依靠多式聯運,特別是水水中轉,包括長江中轉、沿海中轉,以及國際中轉。

水水中轉箱量的增加,需要碼頭方和船公司合作,共同設計航線和物流方案。此外,政策上的突破,比如沿海捎帶業務的開放,也能發揮重要作用。

所謂沿海捎帶,是指在中國沿海港口之間從事外貿集裝箱的國內段運輸。國內有些中小港口沒有國際航線,集裝箱通過上海港進行中轉,就屬于沿海捎帶。

我國曾經規定,未經批準,境外航運企業不得經營中國港口間的海上貨物運輸。目前這一政策已取得一定突破,但“吃螃蟹”的境外船公司不多。

“這項政策如果真正推廣開,每年能為上海港增加至少10萬標準箱集裝箱的吞吐量。”周勇介紹,“疫情帶來的外部壓力或將推動更多有資質的船公司嘗試這一業務。此外,我們也希望與有關部門一起努力,擴大政策的適用范圍。”

政策上的機遇還有很多,自貿區新片區不斷深化改革、長三角港口一體化發展、上海營商環境持續優化……抓住任何一個機遇,水水中轉的集裝箱數量都有可能大幅提高。

“面對疫情影響,各方都將更加積極主動,全力推動政策落地。”上港集團一位管理人員表示。2019年,上海港集裝箱吞吐量中,水水中轉的比例已達48%,今年,上海港將繼續尋求突破。

本文關鍵詞:上海港 標簽:上海港
聲明: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為“中國港口網”“www.99mizi.com”的所有文字、圖片等作品,版權均屬中國港口網所有,轉載必究。若轉載使用,須同時注明稿件來源和作者信息,并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0條評論
    相關推薦

    頭條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邯郸县| 蒙自县| 托克托县| 海淀区| 富平县| 松滋市| 太白县| 慈溪市| 饶平县| 买车| 上杭县| 阳春市| 固始县| 临桂县| 玉山县| 上饶市| 六安市| 鲁山县| 特克斯县| 沧州市| 沙湾县| 新乐市| 通海县| 肇州县| 瓮安县| 嘉义市| 沈丘县| 商洛市| 上高县| 延安市| 怀安县| 麻城市| 阿坝县| 和林格尔县| 衡南县| 广元市| 棋牌| 铅山县| 蕉岭县| 巩留县| 太仆寺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