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依港而榮,向海而興。在5月29日舉行的上衍航運論壇上,多位業內人士圍繞本次論壇主題“航運指數期貨,創新服務全球”,從航運行業特點以及航運金融衍生品的必要性等方面展開討論。上期所方面透露,隨著中國航運市場的發展以及上海航運交易所航運指數影響力的提升,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的條件已經成熟。
航運指數期貨呼之欲出
據悉,航運指數期貨是基于金融衍生品并結合航運市場特點的一種衍生品工具。全球貿易總量中近90%由海運承擔,龐大的市場規模也放大了運價波動對航運企業損益的影響。
針對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市場,“傳統思維下的航運業經營者們往往通過常規的航運經營策略來規避風險;近年來,一種新的利用金融來規避風險的理念日趨得到大家的重視,即利用航運衍生品等相關金融工具。”上海海事大學教授施欣介紹說。
據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張林透露,早在十年前,《國務院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展現代航運服務業和先進制造業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國發﹝2019)19號)就提出,要“加快開發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為我國航運企業控制船運風險創造條件。”十年來,上海在航運運價衍生品領域積極探索,上海航交所先后發布20大類航運指數,形成完整的“上海航運指數體系(SHSI)”。其中,中國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CCFI)和上海出口集裝箱運價指數(SCFI)成為國際集裝箱運輸市場風向標,為航運衍生品開發奠定了堅實基礎。
目前,上海期貨交易所、上海航運交易所正攜手合作,開展集裝箱航運指數期貨的研究與開發。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稱:“隨著中國航運市場的發展以及上海航運交易所航運指數影響力的提升,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的條件已經成熟。”
衍生品提升國際影響力
上海不僅是我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之一,還是海港國際樞紐,并已逐步成為了亞太門戶復合航空樞紐。在此優越條件的支持下,上海正逐步建設成為國際金融中心。
多位與會人士均認為,發展航運衍生品,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中心的結合點。上海市交通委員會副主任李軍表示,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也進入了最后沖刺階段,目前上海已經成為國際上金融市場體系最為完備的金融中心之一,集聚了各類金融要素。期貨市場在對資源配置、價格發現、風險管理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李軍還表示,上海市金融工作局也將積極爭取國家有關部門支持,加快推出這一產品,相信航運指數期貨產品的推出將有助提升我國航運市場定價能力,也有助豐富金融市場產品體系,同時也可以為航運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這對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