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裝待發的風電單樁/黎南方 攝
4月14日,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黃埔文沖船舶有限公司全資子公司——文船重工公司在其中山市馬鞍島風電產業基地交付了首個海上風電單樁。這是廣東省企業制造交付的首個海上風電單樁,也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最大的風電單樁之一。其一舉改寫了廣東本土不能制造大直徑單樁的歷史,將大大加快全省的海上風電建設,補鏈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業強鏈及提升整體競爭能力。
據了解,一座海上風力發電機通常由機艙、葉輪、塔筒、單樁組成,單樁是海上風力發電機的基礎部分,安裝時需要由液壓錘或震動錘不斷錘擊,將其植入到海床10~20米甚至更深處,使其牢牢地在海床扎根,以確保整座發電機組的安全。文船重工此次交付的單樁是廣東省海上風電重點建設項目——保利長大明陽陽江沙扒30萬千瓦科研示范海上風電場的首個海上風電單樁。該單樁直徑8.8米,長103.4米,最大板厚85毫米,重1644.3噸,已經達到一艘輕型護衛艦的重量。
整裝待發的風電單樁/黎南方 攝
從外觀來看,該單樁如同一個“巨無霸”的鋼圓筒,而超厚板的焊接工藝據悉也極其嚴格,其中3米長的焊縫要連續焊接7個小時。據文船重工總經理陳宏領介紹,要制作如此大管徑、板厚的鋼圓筒并非易事。由于單樁制作正處疫情期間,面臨復工時間晚、員工返崗難、制作難度大等方面的壓力。為此,參加單樁制作的施工人員積極創新工藝、發明小工裝,攻克了鋼板卷制、回圓、焊接等技術難題,優化完善生產流水線。與此同時,復工后的他們還積極開展兩班倒作業,并在每道工序都建起了黨員先鋒崗,加班加點搶節點。經過45天的日夜奮戰,終于圓滿完成了單樁制作,保障了陽江沙扒風電場后續建設。
海上風電被許多國家視為新能源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近年來我國各地區也積極發展海上風電事業。2020年2月14日,廣東省發改委公布了26個海上風電項目開工及建成并網時間表,總規模超1000萬千瓦。按照目前海上風電平均開發投資造價14000元/千瓦計算,累計總投入將超1400億。今明兩年,將是廣東省風電產業的井噴爆發期。
中船黃埔文沖是我國主要的海上風電施工裝備制造企業,先后建造有1600噸深潛坐底風電工程船以及1200噸、800噸風電安裝平臺等產品。近年來,該公司及子公司文船重工瞄準國家、廣東大力發展海上風電,打造萬億級戰略新型產業的機遇,努力開拓海上風電裝備制造、安裝、運維一體化業務。2019年7月,文船重工在中山市馬鞍島建立占地70萬平方米的海上風電鋼結構制造基地,并以風電導管架、單樁為主要產品。目前,該基地擁有海上風電導管架、基礎鋼管樁、大直徑單樁和穩樁平臺等產品生產線,導管架年產量達40套以上,基礎鋼管樁月產能達3000噸,大直徑單樁年產量達90根以上,是廣東省規模最大、產品線最全、專業化程度最高的海上風電鋼結構制造基地。
文船重工中山風電產業基地
文船重工中山風電產業基地座落于珠江口要沖、“深中通道”在中山市的第一個出口——馬鞍島,背靠廣州南沙自貿區和中山翠亨新區,交通便利;距離汕頭海門、揭陽神泉、陽江南鵬島、湛江外羅等各廣東省各大風電場均為200海里左右,產品運輸方便,區位優勢得天獨厚。為大力支持廣東省風電產業發展配套,今年該公司已經建設投產了3條單樁生產流水線,預計單樁年產量將達8萬噸以上,并計劃于今年再開拓一個風電單樁生產基地及投產3條單樁生產線,屆時其單樁年產量將達到15萬噸以上,可為廣東省風電產業的建設與發展提供更大的支持和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