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緊要之年。當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交通強國建設全方位提速發力。4月16日,江蘇省發布《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根據方案,到2035年,江蘇將基本建成交通強省,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2小時暢行江蘇全省,各設區市1.5小時抵達南京。浙江省委省政府也于日前印發《關于深入貫徹〈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建設高水平交通強省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35年,浙江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強省,形成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的交通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和治理體系,實現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標。
交通強國試點有序推進
交通運輸是經濟發展的“先行官”和“風向標”。2019年9月19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明確從2021年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分兩個階段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到2035年,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人民滿意度明顯提高,支撐國家現代化建設能力顯著增強;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干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城鄉區域交通協調發展達到新高度;基本形成“全國123出行交通圈”和“全球123快貨物流圈”。到本世紀中葉,我國將全面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國。
隨后,交通運輸部印發《<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任務分工方案》;開展《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綱要(2021-2050年)》編制,同步啟動“十四五”綜合交通運輸發展規劃編制;積極推進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鐵路、公路、水運、民航、郵政等篇章;聯合發改委、財政部等7部門共同出臺《關于建設世界一流港口的指導意見》等。2019年10月、12月交通運輸部分別確定了兩批共34家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同時,提出23個重大工程項目包。
“加快建設交通強國?!苯照匍_的交通運輸部會議上多次強調,統籌推進各項規劃編制工作,推進重點工程建設項目,積極實施交通強國試點工作,進一步擴大試點范圍。
國家發改委提供的數據顯示,截至3月20日,由國家發改委調度的533個重大交通項目開復工率已經達到97.8%。其中,重大鐵路項目已基本復工,重大公路、水運項目復工率為97%,機場項目復工率為87%。
“交通項目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已經基本具備條件,我們有信心完成今年全年交通建設任務。”國家發改委基礎司副司長鄭劍表示,今年以來,國家發改委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計劃下達的進度不斷加快,目前全年交通投資計劃下達超過80%,涉及金額將近540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在加快補齊傳統基礎設施短板的同時,今年以來,從中央到地方頻頻提及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其中便包括城際高速鐵路、城際軌道交通等。
據機構統計顯示,2019年12個地區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地鐵、有軌電車)獲得國家及省市發改委批復同意,總的項目投資額約9700億元。機構預計今年年內投資規模將為總投資的40%至50%左右,即2020年城軌投資規模預計將達4000億元至5000億元左右,是新基建主力軍。
鄭劍表示,未來將統籌推進更多智能交通等項目建設,構建適應智能經濟、智能社會發展需求的基礎設施體系。
北京交通大學中國交通運輸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歐國立則表示,在今年發生疫情的情況下,加快推進交通強國建設,對拉動經濟發展具有更加明顯的意義。
江蘇著力打造十大交通樣板
4月16日,江蘇省政府發布《交通強國江蘇方案》(以下簡稱《江蘇方案》),這是指導江蘇未來30年交通運輸發展的綱領性文件,概括起來是“12345810”,明確8大重點任務,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為交通強國建設做好試點示范。
“1”是把握一個總目標。即建設“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省。
“2”是明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第二個階段是到本世紀中葉,全面高質量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省。
“3”是明確三個定位。在交通強國建設中打造先行區,率先在國內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中當好先行軍,支撐引領江蘇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全面深化交通領域改革中勇做探路者,積極探索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管理模式及科技創新,提升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效率。
“4”是實現“四個一流”。即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
“5”是體現五個價值取向。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
“8”是八大重點任務。交通強省建設圍繞高質量打造現代化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在基礎設施、客貨運輸、綠色安全、智慧創新、行業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八大重點任務。
一是構建高質量的綜合交通網絡體系。統籌鐵路、公路、水運、民航、管道、郵政等基礎設施規劃建設,率先建成現代化高質量綜合立體交通網絡。加快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江蘇”,到2035年,高快速鐵路達到5000公里以上,貨運鐵路達到1700公里以上。強化機場統籌,增強機場群功能,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到2035年,南京祿口機場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50位;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加快過江通道建設,促進跨江融合發展,到2035年,已建和在建長江過江通道將達到36座,長江兩岸相鄰縣(市、區)實現直連快通。完善公路網絡,提升路網服務水平,到2035年,全面建成6600公里以上的“十五射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到2035年,重點中心鎮、特色小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進村入戶覆蓋率明顯提升。加強港口航道建設,發揮水運優勢,到2035年,建成“兩縱五橫”干線航道網,高等級航道總里程3600公里以上;港口綜合通過能力22.5億噸,集裝箱通過能力2500萬標箱以上。強化樞紐體系,建設立體交通樞紐,到2035年,基本實現綜合客運樞紐縣級及以上節點全覆蓋。
二是構建高效率的貨運服務體系。提升海運實力,強化東向國際運輸。完善鐵路建設,加強西向運輸能力。提升航空貨運功能,引領產業升級。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綠色貨運比重,促進沿海產業轉移,打造蘇北物流金三角。發展現代物流,加強配送網絡建設。
三是構建高品質的客運服務體系。提升航空客運服務,拓展國際國內直達航線。以軌道為重點,打造城際客運網絡,提高南京都市圈、蘇錫常都市圈等城市群內軌道交通通勤化水平。踐行公交優先理念,提升城市公交吸引力,加強城市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創新客運服務,提升客運出行體驗。
四是構建高水平的綠色交通體系。促進資源集約循環利用。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推進生態保護,打造交通綠色廊道。提升綠色發展保障能力。
五是構建高標準的平安交通體系。完善制度體系,全面落實安全責任。筑牢防控體系,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加強安全教育,提升從業人員安全素質。強化應急體系,提升救援處置能力。強化執法監管,從嚴治超。
六是構建高水準的智慧交通體系。加快數字化發展,提升基礎設施建管養運效率。加強信息融合,提升客貨運輸效率。
七是構建高層次的創新發展體系。加強研發應用,提升交通科技水平。培育產業新動能,促進交通產業發展。強化創新主體,推動創新能力建設。推進標準化工作,促進行業提檔升級。
八是構建高效能的交通治理體系。優化行政職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強法治建設,構建一體化交通運輸市場。深化改革創新,提升自主發展能力。推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江蘇交通世界影響力。
“10”是江蘇十大樣板。《江蘇方案》提出在基礎設施、交通治理、運輸服務等全領域全方位先行先試,努力打造江蘇十大樣板,為交通強國建設做好試點示范。具體為:一是打造“一帶一路”交通標桿示范項目樣板,重點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二是打造長江經濟帶運輸結構調整樣板,重點發展公鐵水、海江河聯運;三是打造航運特色鮮明的大運河文化帶樣板,重點建設京杭大運河綠色航運示范區;四是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樣板,重點構建統籌協同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五是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樣板,重點以優化重大樞紐布局推動產業發展;六是打造交通引領城市群發展樣板,重點建設沿江城市群多層次軌道網;七是打造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重點建立“農村公路+”發展模式;八是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樣板,推動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九是打造平安交通發展樣板,重點實施科技興安工程;十是打造交通品質工程樣板,重點提升“十年路面百年橋”品牌優勢。
一大波千億級“超級工程”落地浙江
4月17日上午,浙江舉行全面推進高水平交通強省建設動員大會。浙江從交通起筆破題,以交通運輸的現代化,先行引領浙江“兩個高水平”建設。
日前,浙江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入貫徹〈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建設高水平交通強省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意見》),這是一份未來30年交通發展的規劃,時間跨度長,分為三個階段——
到2025年,浙江將高質量完成交通強國建設試點,交通強國建設示范區、更高質量發展先行區和人民滿意交通樣板區建設初見成效,綜合立體交通網更趨完善,基本建成省域、市域、城區“3個1小時”交通圈,世界一流強港、智慧高速公路、高水平“四好農村路”建設和“四港”聯動發展等取得示范經驗,“1210”交通強省行動計劃全面完成。
到2035年,浙江基本建成高水平交通強省,形成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的交通基礎設施、運輸服務和治理體系,實現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目標(以下各量化指標均為到2035年目標數)。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建成高水平交通強省?;A設施水平、綜合運輸能力、現代化治理體系世界領先,全方位支撐高水平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
值得一提的是,到2035年,浙江將形成3個“1小時交通圈”和2個“123快貨物流圈”(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城鄉1小時送達、省內2小時送達、長三角主要城市3小時送達)。
基本實現綜合客運樞紐平均5分鐘換乘、建制村10分鐘到公交站、鄉鎮15分鐘上高速公路(普通國省道)、設區市中心城區30分鐘進機場和高鐵站。
為實現目標,浙江將打造一批能夠在全國領先、具有標志性和引領性的重大項目,專門謀劃了“十大千億”和“百大百億”等重大工程。
“十大千億”工程全部都是“超級交通工程”,包括沿海高鐵、環杭州灣智慧高速公路、杭州蕭山機場綜合樞紐、千噸級內河航道、杭州都市圈環線、洋山港區整體開發、寧波西綜合樞紐、滬杭甬超級磁浮、滬甬跨海大通道、滬舟甬跨海大通道等,總投資超1.2萬億元。
“百大百億”工程則包括103個項目,總投資約2.4萬億元,涵蓋公路、鐵路、軌道、水運、樞紐等各種交通運輸方式。
《意見》還提出完善綜合交通網絡布局;打造世界一流強港;補強客貨并重、能力充分的干線鐵路網;建成層次分明、功能相適的現代公路網;形成干支銜接、通江達海的內河航運網;建設多級協同、輻射全球的航空服務網;構建多式融合、通勤高效的軌道交通網;完善海陸聯動、功能齊全的能源管道網;培育普惠城鄉、暢達國際的快遞郵政網;打造覆蓋全省、詩畫韻味的城鄉綠道網;打造綜合樞紐促進交通高效銜接;以“四港”聯動引領現代物流發展;實施美麗綠色交通發展新模式;主動融入“一帶一路”大格局,加強與長江經濟帶沿線地區合作,構筑引領開放發展大格局;促進交通智慧化;提高交通出行服務品質;做精做優萬億級綜合交通產業;強化科技創新和人才保障;增強交通應急能力;推進交通治理現代化等重點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