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3日至19日,中國港口協會監測沿海主要樞紐港口貨物吞吐量同比減少3%,長江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降低7.9%,具體情況如下:
一、沿海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降幅擴大
近期,海外疫情對進出口影響持續加深,外貿企業新訂單大幅減少,出貨量顯著降低。進入4月份以來,集裝箱班輪公司大幅削減運力,其中亞歐市場運力撤出近30%。上周,八大樞紐港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回落9%,降幅擴大。除天津港外,其他港口都同比降低,半數港口降幅超過10%。據悉,5-6月份樞紐港口航線空班數較4月份將進一步增加。
二、港口煤炭業務延續低迷態勢
近期,煤炭市場供應充足,但需求延續低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全國原煤產量同比增長9.6%,而火電發電量同比降低7.5%。四月中旬以來,氣溫逐漸回暖,加上部分電廠開始例行檢修,沿海六大電廠日耗煤量沒有明顯增加,存煤可用天數29天。上周,中國港口協會監測北方樞紐港口煤炭吞吐量同比減少27.6%。煤炭港存量同比增加6.3%,其中神華黃驊港庫存同比增加20%。5月份開始電廠將進入迎峰度夏,需求將有望回升,煤價將有望止跌。
進口煤方面,海關統計顯示,一季度進口煤同比增加24.5%。主要是一方面年初進口煤有價格優勢,南方電廠增加進口煤采購;另一方面目前去年年末大量進口煤船積壓在南方港口搶在一季度報關,導致了進口煤炭激增的情況。目前,內外貿煤炭價差收窄,預計進口煤管控也將收緊,將抑制后續煤炭進口。
三、重點港口原油進口保持增長
過去一周,APEC+減產協議收效甚微,國際市場原油價格持續走低,市場供求嚴重失衡,全球原油庫存能力緊張。國內煉化產能持續恢復,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原油加工量已恢復至去年的93%。原油進口方面,雖國內成品油需求受到疫情影響,但在低價的帶動下原油進口平穩增長,3月份增幅4.5%。上周,我國沿海主要樞紐港口原油吞吐量同比增長2.1%,其中煙臺、天津等港口增速超過10%。
四、港口鐵礦石吞吐量實現較快增長
當前進入鋼材傳統消費旺季,各地復產復工加快尤其是工程基建項目陸續開工,市場需求增加,鋼材庫存連續五周環比下降。鋼廠產能恢復較快,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3月份生鐵產量已達到去年同期的101.1%,支撐鐵礦石進口需求。海關統計顯示,3月份鐵礦石進口量同比增長1%。上周,重點監測港口金屬礦石吞吐量同比增長31.7%,天津、日照由于船舶集中到港,吞吐量同比增幅超過50%。
五、長江港口吞吐量增長乏力
上周,南京、武漢、重慶三大樞紐港口吞吐量同比減少7.9%,集裝箱吞吐量同比減少13.8%。腹地制造業復產未達到正常水平,貨源減少,班輪公司調減航次,外貿業務受影響更大,長江樞紐港口普遍面臨業務增長乏力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