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企業復工復產,財政部和交通運輸部要求,自2020年3月1日至6月30日,免征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減半征收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以促進海運經濟穩中向好。
如今,政策實施時間過半,全國多地區傳來佳音:截至4月底,江蘇海事累計免征港口建設費超2.3億元,山東海事局累計免征港口建設費超6.3億元,上海海事局減征港口建設費2.45億元,寧波海事局累計免征港口建設費近2億元……
多措并舉 各地迅速響應
政策出臺后,各地海事部門立即響應。
在上海,上海海事局第一時間暫停國外進出口貨物港口建設費的開票及繳費工作,緊急升級軟件系統,切實把階段性減免工作要求落實到位。
在江蘇,南通海事局周密部署,廣泛宣傳,積極主動向貨主、代理、代收單位等相關繳費人宣傳階段性免征政策,及時解答繳費人退費疑問。
為快速落實減免政策,廈門海事局切實細化操作辦法,明確減免征起算時點判定標準、減免征范圍以及相關審核流程,通過視頻會議、電話、走訪等多種方式向繳費義務人進行政策宣貫,細致解答轄區內委托代收單位及企業相關問題。
寧波海事局也第一時間確認免征時間節點和免征范圍,梳理核實應退的港口建設費金額和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金額,確保應退盡退。
科技驅動 強化線上辦理
根據疫情防控需要,政務線上辦理也成為一道亮麗風景線。各地海事部門在海事管理中進一步發揮信息化優勢,便利行政相對人。
為提高退付效率、減少接觸頻率,上海海事局積極開展網上退付港口建設費實踐,于4月17日在中國(上海)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上線“港口建設費海事退付系統”,并于同日發布退費通知。截至4月底,上海海事局完成第一批港口建設費退付6560票,合計金額346.36萬元,占應退付總額的93.9%。此外,地處黃浦江上游的閔行海事局“志上政務”創新團隊推出“港口建設費自助繳費系統”手機客戶端,解決了現場艙單申報及港口建設費繳費的難題,完成了上海港首筆手機網銀、首筆手機支付寶及微信繳納港口建設費,解決以前電腦申報艙單及繳費步驟繁瑣、難度大的問題,充分保障了群眾的政務服務需求,提升政務服務質量。
江蘇海事局對轄區海事窗口港口建設費征管工作流程進行了適時調整,通過推進水路聯運申報核銷平臺與海事征稽協同管理平臺數據對接、組織開發電子信息上報通道、推進無人值守站中轉核銷功能應用等信息化手段,盡可能降低窗口人員流動和接觸,避免人員聚集。南通海事局則特別上線了電子信息上報通道,綜合利用多種支付方式提升繳費效率,從源頭上減少了直接接觸機會,大力推廣了無人值守政務服務,實現了水路聯運申報核銷平臺與海事征稽協同管理平臺數據對接,依托信息化手段強化海事監管服務,提高了碼頭周轉效率,降低了相對人成本。
效果明顯 航運經濟穩中向好
“硬核”措施帶來真金白銀的紅利。截至4月底,包括退付和減免費用在內,上海海事局同比減征港口建設費53.7%;自今年3月1日以來,浙江海事局累計減免港口建設費3.46億元,減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323.27萬元,累計為企業減負3.49億元,有效減輕了企業經營負擔和貿易壓力;日照海事局累計免征港口建設費25036.71萬元,減免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93.76萬元,預計到6月30日,日照轄區航運企業減免港口建設費和船舶油污損害賠償基金將超過5億元……
免征港口建設費等“大禮包”推動著企業快速“回血”。海事部門表示,將進一步做好這些減免政策的宣傳、咨詢、辦理工作,切實有效地紓解交通運輸物流企業的困難,加快地區航運業的恢復發展。